[发明专利]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沥青路面冷缝处理用贴缝带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5124.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锦;赵超;薛晓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中地交科玄武岩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02 | 分类号: | E01C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沥青路面 处理 贴缝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沥青路面冷缝处理用贴缝带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该贴缝带包括:防粘薄膜层、高分聚合沥青层、玄武岩纤维布层、高分聚合沥青层,防粘薄膜层为双面涂有防粘涂层的聚乙烯薄膜,高分聚合沥青层为高分聚合改性沥青,玄武岩纤维布层为研制的特种玄武岩纤维布;其制备方法是将玄武岩纤维布加热,并从高温的高分聚合沥青液中拉过,充分冷却;表面贴上防粘薄膜层,卷捆成型;并应用于铣刨重铺路面施工中;该贴缝带使用了玄武岩纤维和高分聚合沥青两种高性能材料,具有很好的自粘效果,且强度高、密水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冷缝处理,增强冷缝处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效果,有效降低冷缝处渗水、裂缝等病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沥青路面冷缝处理用贴缝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新铺筑的沥青混合料与原已冷却成型的沥青路面搭接并形成一体,在搭接处形成的软弱结合面成为沥青路面冷缝,冷缝在沥青路面坑槽维修及营运通车道路铣刨重铺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由于施工温度的影响,冷缝处是沥青路面的软弱结合面,容易产生裂缝、渗漏水等病害。
营运通车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及维修过程中的冷缝处理是困扰道路工程界的一大难题。目前冷缝处理方法都较为简单,一些处理措施包括:将原沥青路面冷缝部位处理成台阶状,以便新旧沥青路面更好的搭接;在搭接处撒布乳化沥青,以便搭接处新旧沥青混合料有加强的粘结。
本发明从冷缝处普遍存在的病害防治角度出发,采用玄武岩纤维和高分聚合沥青两种高性能材料,研发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沥青路面冷缝处理用贴缝带,并提出其在冷缝病害防治中的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沥青路面冷缝处理方法及措施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沥青路面冷缝处理用贴缝带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沥青路面冷缝处理用贴缝带,由四层主结构层构成,包括:高分聚合沥青层(1)、玄武岩纤维布层(2)、高分聚合沥青层(3)、防粘薄膜层(4);
所述防粘薄膜层为双面涂有防粘涂层的聚乙烯薄膜,该层主要功能为了保护高分聚合沥青层,防止高分聚合沥青层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受污染及破坏;
所述高分聚合沥青层为专门研制的特种高分聚合改性沥青,其60℃动力粘度大于200000MPa、135℃动力粘度小于4.5MPa、软化点大于80℃,不仅具有很好的粘度,且具有良好施工和易性,所述高分聚合沥青层用量控制在1000g/m2-2500g/m2;
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为研制的特种玄武岩纤维布,其是使用玄武岩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拉丝加入浸润剂制成,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所述浸润剂与沥青类材料具有很好的粘结效果;所述玄武岩纤维布重量为150g/m2-300g/m2,每股纤维束较疏松,且编制成布孔隙较大,以便制作贴缝带时高分聚合沥青能渗透到纤维束内,与纤维布形成整体;上述贴缝带厚度控制在1.5mm-3mm;
上述贴缝带使用的是高分聚合沥青,其在常温下具有很好的粘结效果,可固定贴缝带,不致扰动偏位;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沥青路面冷缝处理用贴缝带制作流程如下:
S1.将玄武岩纤维布在100℃环境中加热4-6分钟;
S2.将玄武岩纤维布从高温的高分聚合沥青液中以0.01m/s速度拉过,使其表面及内部浸润有沥青层;
S3.将裹敷有沥青的玄武岩纤维布从5℃水中以0.01m/s速度拉过,以使热沥青充分冷却;
S4.贴缝带继续往前低速移动,清除表面水渍后,在贴缝带上表面贴上防粘薄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中地交科玄武岩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中地交科玄武岩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