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装置和电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9926.9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威;王苹;许荔栋;孙坤磊;惠光梅;黄大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C7/06 | 分类号: | C25C7/06;C25C7/00;C25B9/00;C25B15/00;C25B15/021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解装置和电解方法;其中电解方法中的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槽、导管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动力单元和过滤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铰接杆、一号转盘、二号转盘和套环;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冷却桶、出气管和底筒;通过电解槽、导管和尾气处理装置对电解液进行电解,并对电解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使得电解液固体析出后落至冷却桶底部并被底筒收集,而析出电解液固体后的尾气则通过出气管排出,从而实现了对尾气中的电解液进行收集,避免电解液随着尾气排出后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减小电解加工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增强了电解装置的整体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解装置和电解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Electrolysis)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又称电解液),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化学电池在外加直流电压时可发生电解过程;电解是利用在作为电子导体的电极与作为离子导体的电解质的界面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进行化学品的合成高纯物质的制造以及材料表面的处理的过程;通电时,电解质中的阳离子移向阴极,吸收电子,发生还原作用,生成新物质;电解质中的阴离子移向阳极,放出电子,发生氧化作用,亦生成新物质;电流通过物质而引起化学变化的过程;化学变化是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氧化或还原)的过程;电解过程是在电解池中进行的;电解池是由分别浸没在含有正、负离子的溶液中的阴、阳两个电极构成;电流流进负电极(阴极),溶液中带正电荷的正离子迁移到阴极,并与电子结合,变成中性的元素或分子;带负电荷的负离子迁移到另一电极(阳极),给出电子,变成中性元素或分子。
在电解液的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中会伴随着部分电解液的液滴,若将尾气直接排出时,会造成电解液的浪费,并且当温度降低时,电解液中的电解质会作为固体析出,从而造成气管中的堵塞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电解液的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中会伴随着部分电解液的液滴,若将尾气直接排出时,会造成电解液的浪费,并且当温度降低时,电解液中的电解质会作为固体析出,从而造成气管中的堵塞情况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解装置和电解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槽、导管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电解槽通过导管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动力单元和过滤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铰接杆、一号转盘、二号转盘和套环;所述电机安装在壳体内侧壁上;所述一号转盘安装在电机输出端;所述二号转盘转动连接在与一号转盘相对的壳体内侧壁上;所述铰接杆对称安装在壳体内,铰接杆的个数为两个,且铰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一号转盘和二号转盘偏心铰接,另一端均铰接在套环外侧壁上;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冷却桶、出气管和底筒;所述冷却桶套装在套环内,且冷却桶为锥形,使得冷却桶靠近壳体顶端的直径较大;所述出气管与冷却桶侧壁连通;所述底筒安装在冷却桶底端,且底筒底端为弧形;通过电解槽、导管和尾气处理装置对电解液进行电解,并对电解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工作时,当电解槽通电后,对电解液进行电解,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通过导管传递至尾气处理装置,此时使得电解通电,从而带动一号转盘转动,在一号转盘的转动过程中带动铰接杆做偏心摆动,从而带动套环做偏心摆动,在套环的摆动过程中,由于冷却桶为锥形,且底筒底端为弧形,从而使得套环在摆动过程中同时带动冷却桶晃动,冷却桶在晃动过程中会带动冷却桶内部的尾气进行振动,尾气在受振动和低温的作用下会破坏其稳态,使得尾气在振动过程中不断的往外析出电解液固体,电解液固体析出后落至冷却桶底部并被底筒收集,而析出电解液固体后的尾气则通过出气管排出,从而实现了对尾气中的电解液进行收集,避免电解液随着尾气排出后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减小电解加工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增强了电解装置的整体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学院,未经阳光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9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欧氏距离多尺度模糊样本熵的工业系统故障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五金冲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