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学用电解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3862.X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维;鲍燕妮;魏远安;杨新球;冯仲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25 | 分类号: | A23L33/125;A23L33/26;A23L33/16;A23L29/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290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用电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用电解质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麦芽糊精8%~22%、结晶果糖2%~6%、低聚糖0.3%~3%、复合矿物质0.1%~0.7%、柠檬酸0.2%~1%、食品用香精0%~0.05%、余量为水。本发明的组合物将单糖(果糖)、多糖(麦芽糊精、低聚糖)混合使用,通过降低单糖的含量,使各种糖分逐一被人体吸收缓慢释放能量,饮后血糖上升缓慢,延长饱腹感持续时间。本发明的组合物能为病人手术前平缓血糖、减少饥饿感及有助于排便清洁肠道,以改善和维持患者生活状态,降低患者术前的恐惧与紧张心理。此外,患者体术后胰岛素抵抗反应与传统肠道准备方法效果无明显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用电解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营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择期手术前禁食禁饮是为了减少胃内容物的容量和酸度,预防麻醉期间的呕吐和误吸。目前,我国教科书仍沿用传统观点:成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8~12h、禁饮4h。但近年来临床发现,术前实际禁食时间>10h、禁饮时间>6h会导致患者发生口渴、饥饿、焦虑、脱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机体在禁食禁饮状态下血糖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糖原分解加速,糖生成增加。长时间禁食禁饮促使肌蛋白动员、肝糖异构化,糖生成增加,以补充血糖。体内脂肪分解增加,成为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因此,在禁食的早期,如能及时补充葡萄糖,可明显减少蛋白质的异生,节省蛋白质;而且,补充葡萄糖还可以防止脂肪分解产生酮症,降低酸中毒的发生率。对机体而言,手术是一种创伤.可导致术后胰岛素抵抗。它是影响术后恢复的重要代谢因素,增加菌血症、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生产率和病死率,并已成为决定术后住院时间长短的重要影响因子。
理想的肠道准备是:结肠完全空虚,不需要抗生素,肠腔内细菌数减少,维护电解质平衡,患者痛苦小,缩短护理时间。良好的术前准备能使肠道清洁,便于手术操作,减少肠道细菌数量,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污染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了使患者在手术前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有些临床研究在缩短禁食禁饮时间的基础上,术前给患者口服用葡萄糖与电解质(即葡萄糖50g,氯化钠5g加入500mL水)或碳水化合物饮料(12.5g碳水化合物/100mL),患者短时间内饮入含电解质溶液后,在肠道内由于渗透压增设可通过吸收肠道水分,发生下泄排出水样便,可使整个结肠甚至回肠末端冲洗干净,不仅作用快,而且对肠道刺激小,获得较好的效果。
然而,该方法需要经较大量的电解质-钠(5g/500mL),且含葡萄糖量较高,对钠及葡萄糖摄入需要控制的患者如糖尿病人则不能适用,此外,术前病人较长时间卧床,行走少,肠道蠕动缓慢,靠电解质产生的渗透压来排泄,效率较慢。并且,碳水化合物饮料通过单糖(葡萄糖或果糖)与多糖(麦芽糊精)为患者提供能量,单糖、单一多糖(麦芽糊精)能较快被人体吸收利用,能量释放比较快,饱腹感持续时间较短。
文献《不同碳水化合物升血糖作用的比较》(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年9月第35卷第9期)中,试验结果表明:麦芽糊精升血糖作用显著并较平缓,果糖升血糖比较平缓,低聚糖等在短时间内对机体血糖没有显著升高作用。本发明基于此,提供一种医学用电解质组合物,该电解质组合物能为病人手术前平缓血糖、减少饥饿感及有助于排便清洁肠道。
文献《不同功能性低聚糖的益生元功效比较》(中国食品添加剂杂志,2009年)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对有益菌的增殖效果中,低聚半乳糖是唯一能够被人体肠内9种有益菌(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两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属: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唾液乳杆菌)都能利用的益生元,更有利于增殖肠道内的有益菌,这为术后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提供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38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