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4544.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1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黎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庆莹 |
地址: | 2155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前后 边界 确定 方法 | ||
1.一种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车门铰链以及车门铰链轴线的倾角;
S2、设定车门的最大开度,并校核车门的极限开度,在垂直于车门铰链轴线的任一处制作横截面,在所述极限开度的状态下,在横截面上所述车门与参考基准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在横截面上位于所述车门前侧的车身部分外侧沿前后方向上的延长线和所述车门外表面之间的交点设定为车门极限点;
S3、沿着车门铰链轴线每隔预定距离按照所述步骤二制作横截面,并依次得出多个所述车门极限点,采用曲线连接所述多个车门极限点即生成车门极线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在车门前端的指定位置处制作参考截面A-A以确定车门铰链在X向和Y向上的位置,所述指定位置为在Z方向向上距离所述车门前端下弧形边界h5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在所述车门上取一点D1,所述点D1位于所述车门铰链轴线的一侧且与所述车门铰链轴线的距离为h6,旋转所述车门的预定角度α1,所述点D1沿Z方向向上移动至点D2处,用以确定所述车门铰链轴线的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分缝间隙的标准范围值为4.0±0.75mm,所述车门分缝面差的标准范围值为0.5±0.7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铰链的最大开度为α2,所述车门铰链的极限开度为α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横截面上所述车门的前端外边缘与所述参考基准部之间的最小距离h为h1,将所述交点设定为车门前极限点B,所述预定距离为第一预定距离h2时,并依次得出多个所述车门前极限点,采用曲线连接所述多个车门前极限点即生成车门前极线L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限开度的状态下,所述车门铰链轴线沿X方向移动x1,Y向移动y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横截面上所述车门与所述参考基准部之间的最小距离h为h3,将所述交点设定为车门后极限点C,所述预定距离为第二预定距离h4时,并依次得出多个所述车门后极限点,采用曲线连接所述多个车门后极限点即生成车门后极线L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限开度的状态下,所述车门铰链轴线沿X方向移动x2,Y向移动y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为车前门,位于所述车前门前侧的车身部分为翼子板;
或者所述车门为车后门,位于所述车后门前侧的车身部分为处于关闭状态下的车前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门分缝前后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为所述车后门时,在所述极限开度工况下,所述车后门和所述车后门铰链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7,所述车后门与处于关闭状态下的所述车前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45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青年人感官特点的心理行为反馈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洗涤设备及其脱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