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监控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9376.9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江四胜;徐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唯诗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监控 管理 平台 | ||
1.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监控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服务器、安防分析模块、安防巡检模块、任务发布模块、监控连接模块、存储管理模块、存储计算模块和注册登录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小区的安防信息并将采集的安防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进行存储;安防信息包括小区的监控摄像头的监控视频、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及监控范围和小区的图纸;所述安防分析模块用于对安防信息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小区的监控摄像头位置和监控范围在小区的图纸上进行对应标记;
步骤二:根据标记的摄像头位置和监控范围获取得到距离监控盲区;通过图纸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得到盲区的面积;
步骤三:统计监控盲区的位置,设定监控盲区标记为Mi,i=1、……、n;
步骤四:获取监控盲区相邻监控区域的位置的监控摄像头的监控视频并发送任务发布模块,通过任务发布模块获取监控摄像头的监控视频并计算盲区人流量;任务发布模块将计算的盲区人流量发送至安防分析模块;
步骤五:设定监控盲区的面积记为SMi,盲区人流量记为RMi;
步骤六: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定监控盲区的盲区巡查值UMi;其中d1、d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固定值;λ为修正系数,取值为1.32;
步骤六:安防分析模块将小区的盲区位置和对应的盲区巡查值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所述安防巡检模块用于将盲区分配至对应的巡检员,具体分配步骤如下:
S1:小区工作用户和小区安保人员通过手机终端向安防巡检模块发送巡检指令;
S2:安防巡检模块接收到巡检指令后并进行分配;
S3:将发送巡检指令的小区工作用户和小区安保人员标记为初选人员;用符号Dj,j=1、……、n;
S4:设定初选人员的年龄为GDj;根据初选人员的办公地址与盲区的位置获取得到距离差并记为EDj;
S5:获取初选人员的智能手机型号,设定手机型号对应的预设积分值,将初选人员的智能手机型号与设定手机型号进行匹配,获取到对应的预设积分值并标记为FDj;
S6: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初选用户的巡检值XJDj;其中g1、g2、g3和g4均为预设比例系数,μ为误差修正值,取值为0.836287;HDj为初选用户的巡查总次数;
S7:将需要分配的盲区标记为待分配盲区;将待分配盲区依据盲区巡查值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对排序最前的待分配盲区进行分配,选取巡检值最大的初选用户为该待分配盲区的巡检员,同时该初选用户的巡查总次数增加一次;将该待分配盲区标记为已分配盲区,对排序次之的待分配盲区进行分配,选取巡检值次之的初选用户为该待分配盲区的巡检员;依次类推;将已分配盲区的位置和巡检次数发送至该初选用户的手机终端上;
S8:巡检员到达已分配盲区的位置并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巡查拍摄并经拍摄的视频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安防监控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发布模块用于发布监控摄像头的监控视频发布人流量统计任务并计算盲区人流量,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SS1:小区工作用户通过手机终端点击人流量统计任务并生成任务接收指令,手机终端将任务接收指令发送至任务发布模块;
SS2:任务发布模块将监控盲区相邻的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监控视频发送至用小区工作用户的手机终端上;同时该小区工作用户的任务接收总次数增加一次;
SS3:小区工作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观看监控视频并统计监控盲区与视频监控范围交界处的经过人数数值;小区工作用户通过手机终端发送人数数值至任务发布模块;
SS4:任务发布模块接收到人数数值并标记为NMi;统计监控视频的时长,并计算均值,得到监控时长,记为TMi;
SS5:利用公式获取得到监控盲区的盲区人流量RMi;其中ρ为误差修正值,取值为0.3;
SS6:任务发布模块将监控盲区的盲区人流量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唯诗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唯诗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93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