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0035.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1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陶群南;杨伟勇;汪春梅;黄雁;左小坦;赵立;王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2;C22C38/14;C22C33/04;C21D8/08;C21C7/072;C21C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婷婷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b ti 合金 热轧 钢筋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所述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22~0.25%,Si0.40~0.60%,Mn1.25~1.35%,Nb0.012~0.018%,Ti0.005~0.015%,N0.0060~0.0090%,P≤0.045%,S≤0.045%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生产工艺中,转炉出钢进行底吹氮气,增加钢液N与Nb化合形成NbN,并控制轧制过程的工艺参数使晶界析出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提高强度,确保力学性能合格;并提高连铸过程矫直温度在1000℃以上,避开第三脆性区引起的铸坯表面裂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的各项性能均能满足GB1499.2‑2018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筋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400MPa级HRB400热轧带肋钢筋是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材料。自2005年以来,HRB400钢筋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使HRB400钢筋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量大幅度增加,由于在生产HRB400钢筋中采用V微合金化技术,造成钒氮价格大幅度上升。因钒氮价格的提高,企业生产HRB400钢筋的成本增加,利润下降。
为降低冶炼的合金成本,国内钢厂着手开展铌代钒技术生产。而铌微合金化生产HRB400,在连铸生产中的应力作用易造成铸坯表面横裂纹等缺陷,造成钢筋表面翘皮、折叠等缺陷。且采用单独的钒、铌或钒铌复合微合金化技术生产400MPa级钢筋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企业利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以Nb-Ti-N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工艺,降低了螺纹钢的生产成本,在生产工艺中,转炉出钢进行底吹氮气,增加钢液N与Nb化合形成NbN,并控制轧制过程的工艺参数使晶界析出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提高强度,确保力学性能合格;并提高连铸过程矫直温度在1000℃以上,避开第三脆性区引起的铸坯表面裂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的各项性能均能满足GB/T1499.2-2018的要求。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所述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22~0.25%,Si0.40~0.60%,Mn1.25~1.35%,Nb0.012~0.018%,Ti0.005~0.015%,N0.0060~0.0090%,P≤0.045%,S≤0.045%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优选为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23~0.25%,Si0.46~0.48%,Mn1.29~1.31%,Nb0.013~0.015%,Ti0.007~0.010%,N0.0070~0.0082%,P≤0.035%,S≤0.025%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Nb-Ti-N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的各组分及作用机理如下:
C起到固溶强化作用,除能够提高钢材强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强屈比,但是含量过高影响焊接性能,降低塑性,因此本发明中,C元素的含量为0.22~0.25%,优选为0.23~0.25%。
Si起固溶强化作用,能够提高钢材强度,但是含量过高会降低钢材韧性和塑性,因此本发明中,Si元素含量为0.40~0.60%,优选为0.46~0.48%。
Mn起到固溶强化作用,显著提高钢材强度及淬透性,提高珠光体含量,提高强屈比,但提高Mn元素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促进晶粒粗大;因此本发明中,Mn元素含量为1.45~1.55%,优选为1.29~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