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驾驶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0174.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华;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00 | 分类号: | B60W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冯建基;姜春咸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驾驶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辅助驾驶的方法,其包括:通过交通链路信道接收第一实时信息和交通辅助信息;所述第一实时信息是第一车载终端发送至所述交通链路信道中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所述交通辅助信息生成路侧反馈信息,并将所述路侧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交通链路信道,以使所述第一车载终端根据所述路侧反馈信息生成第一车辆控制信息。本公开提供的辅助驾驶的方法能够控制车辆应对复杂的道路情况和突发事故,提高行车安全性。本公开还提供了路侧单元、车载终端、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车联网领域,特别涉及辅助驾驶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辅助驾驶技术大多基于传感器组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即依靠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实现车辆的辅助驾驶,不过这种利用传感器组网实现的辅助驾驶技术仅适用于实现单个机动车的辅助驾驶,无法组网形成车联网。因此,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车辆对外界的信息交换(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技术,以实现车与车、人、网和路的互联来保证交通安全。
通过V2X技术实现辅助驾驶时,车辆会在行驶过程中与路侧单元频繁地进行信息交互,以使路侧单元判断车辆应该如何行驶并对该车辆发出指示信息。但是,当前网络的速率还不足以完全满足V2X技术进行实时信息交换所需的速率,频繁地进行信息交互可能会导致通信链路阻塞,带来安全隐患;其次,路侧单元仅根据与车辆交互的信息判断车辆应该如何行驶,判断方式单一且判断时缺乏完善的规则作为依据,难以应对复杂的道路情况和突发事故,使当前辅助驾驶技术存在安全因隐患,行车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驾驶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路侧单元仅根据与车辆交互的信息判断车辆应该如何行驶而导致的行车安全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驾驶的方法,其包括:
通过交通链路信道接收第一实时信息和交通辅助信息;所述第一实时信息是第一车载终端发送至所述交通链路信道中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所述交通辅助信息生成路侧反馈信息,并将所述路侧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交通链路信道,以使所述第一车载终端根据所述路侧反馈信息生成第一车辆控制信息。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驾驶的方法,其包括:
通过交通链路信道接收路侧反馈信息;所述路侧反馈信息是路侧单元根据第一实时信息和交通辅助信息生成并发送在交通链路信道中的信息;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所述交通辅助信息是路侧单元通过所述交通链路信道接收的信息;
根据所述路侧反馈信息生成第一车辆控制信息。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路侧单元,其包括:
路侧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交通链路信道接收第一实时信息和交通辅助信息;所述第一实时信息是第一车载终端发送至所述交通链路信道中的信息;
第一路侧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所述交通辅助信息生成路侧反馈信息;
第一路侧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路侧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交通链路信道,以使所述第一车载终端根据所述路侧反馈信息生成第一车辆控制信息。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其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交通链路信道接收路侧反馈信息;所述路侧反馈信息是路侧单元根据第一实时信息和交通辅助信息生成并发送在交通链路信道中的信息;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所述交通辅助信息是路侧单元通过所述交通链路信道接收的信息;
第一终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侧反馈信息生成第一车辆控制信息。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