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系统、方法以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0752.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宋祎博;秦志东;魏长河;张文辉;曲迪;王枫;魏文博;邓新华;周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7 | 分类号: | B60L58/27;B60L58/40;B60H1/00;B60H1/22;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556;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张岩龙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系统 方法 以及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方法以及车辆,该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子系统,换热器以及动力电池子系统,该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与该燃料电池通过电加热管路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以及与该燃料电池连接的热交换管路;该动力电池子系统与该热交换管路连接;其中,该燃料电池在启动过程中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为该第一电加热器,该第一电加热器在上电后加热该电加热管路中的冷却液,并在该燃料电池启动后,若该电加热管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导通该热交换管路,以便该冷却液在该热交换管路中流通,将电加热管路中的冷却液的热量过通过热交换管路传递给动力电池子系统,对动力电池子系统进行加热,能够快速提升动力电池子系统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方法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例如汽车的普及,汽车产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节能汽车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社会舆论压力空前,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例如氢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
由于动力电池例如动力锂离子电池本身的特性影响,使氢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电池内部石墨嵌锂速度降低,电池的充放电倍率变的很小,因此车辆运行前需要先对动力电池子系统进行预加热,将其加热至零度以上的适宜工作温度区间。而对动力电池子系统进行加热所需的电量来自动力电池本身,但此时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中的放电能力非常小,进而加热电流会很小,加热速率较慢,严重影响整车运行。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方法以及车辆,以解决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中的放电能力非常小,进而加热电流会很小,加热速率较慢,严重影响整车运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子系统,乘客舱供暖子系统,换热器以及动力电池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与所述燃料电池通过电加热管路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以及与所述燃料电池连接的热交换管路;所述动力电池子系统与所述热交换管路连接;所述乘客舱供暖系统包括第二电加热器,以及与所述第二电加热器连接的乘客舱供暖管路;所述第二电加热器与所述燃料电池连接;
其中,所述燃料电池在启动过程中的第一预设时长内,为所述第一电加热器和所述第二电加热器供电,所述第一电加热器在上电后加热所述电加热管路中的冷却液,所述第二电加热器在上电后加热所述乘客舱供暖管路,并在所述燃料电池启动后,若所述电加热管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导通所述热交换管路,并关断所述电加热管路,以便所述冷却液在所述热交换管路中流通。
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池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以及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换热器连通;其中,
若所述电加热管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导通所述冷却管道,以便所述换热器将所述冷却液的热量通过所述冷却管路传递至所述动力电池。
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池子系统还包括:第三电加热器,所述第三电加热器与所述燃料电池连接,所述第三电加热器还通过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若所述电加热管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燃料电池为所述第三电加热器供电,以便所述第三电加热器在上电后加热所述冷却管道。
可选地,所述乘客舱供暖管路还与所述换热器连接;
若所述冷却管道中的冷却液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导通所述乘客舱供暖管路,以便所述换热器将所述冷却液的热量流向所述乘客舱供暖管路。
可选地,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起垄垄上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