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场仿真中间控制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1221.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8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斌;唐莽;王鑫;陈飞;孙卫民;贾滨京;杨维宗;李怀康;徐大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场 仿真 中间 控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内场仿真中间件控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设置干扰初始参数,干扰初始参数包括干扰样式、干扰类型、干扰设备初始参数,通过高速串口将干扰初始参数下发给数字仿真单元;
步骤2、数字仿真单元接收到干扰初始参数后,进行初始化设置,并将初始参数缓存在数字仿真单元的内部存储器中;
步骤3、试验开始后,主控单元解算导弹飞行的弹道数据信息,实时将导弹与干扰设备之间的距离、速度、位置、RCS信息下发给数字仿真单元,数字仿真单元对这些信息进行解析、计算、传送给数字组件进行信号调制处理;
步骤4、干扰设备根据干扰场景释放干扰信号,接收单元对接收到的干扰信号进行分选、解析,确定信号载频、幅度、带宽参数的调制值,完成输入信号的接收和灵敏度控制,并由检波器产生视频脉冲,同时将信号下变频到测频和储频所需频段传送给数字组件;
步骤5、数字组件接收到接收单元传输的下变频信号,并根据测频信号产生频综控制信号,根据检波器生成的视频脉冲生成视频信号,再对该信号保存、延时、复制,并进行多普勒调制,产生当前对抗场景下的基带干扰信号;
步骤6、将基带干扰信号上变频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工作频段,上变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下变频的逆过程;
步骤7、输出单元通过四路三级功率放大器对上变频信号进行放大输出,并通过数字衰减器和中低通滤波器实现谐波抑制,生成最终的干扰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场仿真中间件控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干扰样式包括欺骗干扰、压制干扰;干扰类型包括箔条干扰、雷达诱饵干扰、有源干扰;干扰设备初始参数包括实装干扰设备输出功率、实装干扰设备天线增益、导引头发射功率、导引头天线增益、内场仿真中间件输出天线与被试导引头距离、馈线损耗与极化损耗、内场仿真中间件天线增益,干扰设备为干扰机或模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场仿真中间件控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还包括确定信号的脉宽、重复周期的调制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场仿真中间件控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如下:
步骤4-1、接收单元前端接收到输入信号后,进行信号的限幅、放大滤波后将信号公分成两路;
步骤4-2、在对信号功分后,将一路信号分给侦察部分,完成信号的幅度检波,产生幅度检测脉冲和视频同步脉冲,并且在幅度检测完后对接收信号进行灵敏度控制,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幅度控制既保证中间件仿真控制系统在工作时内能正常接收到信号,又能通过灵敏度门限控制措施避免复杂电磁环境下过多的信号进入接收机通道分散控制系统的资源;
步骤4-3、将功分后的另一路信号进行放大后再次功分为两路,一路进行频率变换提供测频信号,另外一路信号输出到下变频单元将信号下变频到射频存储和测频所需的频率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2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