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场仿真中间控制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1221.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8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斌;唐莽;王鑫;陈飞;孙卫民;贾滨京;杨维宗;李怀康;徐大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场 仿真 中间 控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场仿真中间件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通过利用外场实装干扰设备或干扰模拟器等设备输出信号作为输入激励信号,根据等效场景弹道信息对输入信号功率、时延和多普勒进行调制后生成最终干扰信号,能够灵活、通用、逼真地对导弹武器面临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进行模拟。本发明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于导弹武器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性能评估和定型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弹武器复杂电磁环境内场试验仿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场仿真中间控制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战场上,电子对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信息装备在战场上具有数量庞大、体制复杂和种类多样的特点,这种敌我双方信息装备密集部署和对子对抗装备的激烈对抗,形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这对雷达信号体制的导弹武器的作战效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适应新形势下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客观需求,提高导弹武器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尤其是电子对抗环境的抗干扰能力,需要逼真的模拟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并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对己方的武器装备进行抗干扰试验,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其适应战场电磁环境。
目前,国内外针对导弹武器的作战需求,建立了多个内外场试验基地,用于导弹武器装备的试验鉴定工作。但是,外场试验基地试验资源有限,试验成本高,资源消耗大,无法进行大量样本的试验,因此,在内场暗室中构建逼真的电磁环境,将导弹武器系统置于其中进行性能评估是目前发展的趋势。试验场内场为导弹武器提供什么样的试验环境,满足电子装备试验鉴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求,是试验场面临的难题。
盛骥松在《内场仿真试验的作用与发展》一文中指出国内外内场仿真试验系统采用半实物仿真方法,通过各种信号环境模拟设备,在真实频段上模拟电子战信号环境。盛骥松指出,电子战设备类型繁多,研制的半实物模拟器生成信号的逼真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场仿真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场仿真中间件控制的实现方法,解决内场仿真试验电磁环境的通用性、逼真度的难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内场仿真中间件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接收单元、数字仿真单元、数字组件、发射单元以及输出单元。一种内场仿真中间件控制系统实现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将外场实装设备产生的射频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然后根据对抗场景对输入信号调制处理后输出到天线阵面向导引头辐射。其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主控单元对设置干扰初始参数,并通过串口发给数字仿真单元。干扰初始参数主要参数包括干扰类型、干扰样式、工作方式、工作频段等。
步骤2、主控单元根据弹道信息,实时将导弹与干扰之间的距离、速度、位置等信息发送给数字仿真单元,并根据这些信息解算成信号调制需要的参数。
步骤3、实装干扰设备释放干扰信号,中间件控制系统接收单元完成信号的接收和灵敏度控制,并由检波器产生视频脉冲,同时将信号下变频到测频和储频所需频段传送给数字组件。
步骤4、数字组件接收到接收单元传输的下变频信号,并根据测频信号产生频综控制信号,根据检波器生成的视频脉冲生成视频信号,再对该信号进行保存、延时、复制,并进行多普勒调制,产生当前对抗场景下的基带干扰信号。
步骤5、发射单元将数字组件处理完成的基带干扰信号上变频到接收单元接收到信号的工作频段。
步骤6、输出单元通过四路三级功率放大器对上变频信号进行放大输出,并通过数字衰减器和中低通滤波器实现谐波抑制,生成最终的干扰射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