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及新能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3622.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5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辉;王伟;陈志超;宋衍猛;孙玉;宋红双;丁伟东;迟明;樊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0/6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总成 后端 防护 结构 新能源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及新能源汽车,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用于构成对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部位的防护,并包括由上下扣合固连于一起的上护板与下护板构成的结构本体,于所述结构本体上的一侧构造有多个以与动力电池包总成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于所述结构本体上的另一侧构造有多个以与承载所述动力电池包总成的汽车中的后副车架总成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本发明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可形成对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部位的保护,能够减少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部位受到损坏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包总成防护的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同时,本发明也涉及有设置有该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的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动力电池作为唯一或主要能量来源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技术研发已成为各家车企的重要内容。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包总成一般位于车身地板下部,对于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部位的电池包本体及相关电器元件的防护多设计为无专门防护,或者采用塑料护板包裹、通过单层钢板防护以及利用电池包防护梁结构等形式进行保护。
以上防护形式中,塑料护板包裹方式结构复杂,且防水防撞击效果较差,单层钢板可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其效果一般,而电池包防护梁结构虽然可在汽车托底时避免电池包本体结构被破坏,不过其也有着无法形成全覆盖防护的不足。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若动力电池总成后端无防护结构,或者所采用的防护结构效果不佳,显然在新能源汽车日常使用,特别是汽车跌落、过桩、路缘石撞击等工况时,容易导致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部位的相关结构受到损坏,而影响整车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以可用于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部位的防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用于构成对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部位的防护,且所述动力电池包总成后端防护结构包括由上下扣合固连于一起的上护板与下护板构成的结构本体,于所述结构本体上的一侧构造有多个以与动力电池包总成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于所述结构本体上的另一侧构造有多个以与承载所述动力电池包总成的汽车中的后副车架总成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的,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设于所述结构本体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上护板与所述下护板设置。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连接孔,于所述上护板和所述下护板上均构造有凸起,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凸起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护板的截面呈倒置的U形,且对应于所述连接孔,于所述上护板和所述下护板之间夹置有支撑管。
进一步的,所述下护板上形成有隆起的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因于所述下护板上的延展,而可将所述下护板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凸起连接于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上护板包括呈平直状的中连接板,以及固连于所述中连接板两端的左上板与右上板,各所述连接孔分布于所述左上板和所述右上板处,且所述左上板和所述右上板均因与所述下护板上的所述加强筋的延展构型一致而一端呈分叉状。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中连接板,于所述下护板上形成有平面状的举升接触部。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本体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的呈直线形的第一边缘,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并延伸至与所述第一边缘的两端相连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呈弧形,且所述第一边缘处的所述上护板和所述下护板之间平齐设置,所述第二边缘处的所述下护板相对于所述上护板外伸设置,并于所述下护板的外伸边沿构造有翻边。
进一步的,于所述下护板上构造有多个排水孔,且位于所述第二边缘中部的所述翻边具有上倾的外凸部,所述外凸部的凸出尺寸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3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