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散热器及散热器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3765.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骏;曹定;王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杰尔马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11/04;F01P11/16;F01P7/16;F01P7/14;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郑松林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散热器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及散热器固定装置,包括汽车散热器本体,所述汽车散热器本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扇叶与温度指示装置,所述扇叶位于温度指示装置的一侧,所述汽车散热器本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液入口槽与防尘隔板,所述冷却液入口槽位于防尘隔板的一侧,所述汽车散热器本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汽车散热器本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高效能散热机构与缓冲液压机构,所述高效能散热机构位于缓冲液压机构的一侧。本发明通过高效能散热机构,能够对散热器进行高效能散热,通过可控调节冷却液机构,可防止冷却液使用时间过长对机器造成损坏,具备一定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散热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散热器及散热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材料与制造技术发展很快,铝散热器以其在材料轻量化上的明显优势,在轿车与轻型车领域逐步取代铜散热器的同时,铜散热器制造技术和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铜硬钎焊散热器在客车、工程机械、重型卡车等发动机散热器方面优势明显,国外轿车配套的散热器多为铝散热器,主要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尤其是欧美国家),在欧洲新型的轿车中,铝散热器占有的比例平均为64%,从我国汽车散热器生产的发展前景看,硬钎焊生产的铝散热器逐渐增多,硬钎焊铜散热器也在公共汽车、载货汽车和其他工程设备上得到应用。
现有的汽车散热器虽有一定的散热功能,但是结构复杂,散热效果无法达到最大化,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无法提醒工作人员更换冷却液,从而导致散热效果降低,影响人们的出行体验,同时在现有的散热器中,往往因为汽车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松动,导致故障的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散热器及散热器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散热器及散热器固定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汽车散热器本体,所述汽车散热器本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扇叶与温度指示装置,所述扇叶位于温度指示装置的一侧,所述汽车散热器本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液入口槽与防尘隔板,所述冷却液入口槽位于防尘隔板的一侧,所述汽车散热器本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汽车散热器本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高效能散热机构与缓冲液压机构,所述高效能散热机构位于缓冲液压机构的一侧,所述汽车散热器本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可控调节冷却液机构,所述汽车散热器本体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效能散热机构包括散热装置本体、液冷管、高效散热器、滑动槽与扣拉槽,所述液冷管与高效散热器均位于散热装置本体的中部,所述液冷管位于高效散热器的上端,所述滑动槽位于散热装置本体的一侧,所述扣拉槽位于散热装置本体的前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装置本体与液冷管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中部通过固定槽与液冷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冷管的数量为六组,所述散热装置本体与高效散热器之间设有卡槽,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中部通过卡槽与高效散热器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装置本体与滑动槽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槽与滑动槽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散热装置本体与扣拉槽之间设有固定螺母,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母与扣拉槽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控调节冷却液机构包括可控调节器本体、控制阀口、感应罗圈与感应环,所述控制阀口位于可控调节器本体的内部,所述感应罗圈位于可控调节器本体的外壁,所述感应环位于感应罗圈的外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控调节器本体与控制阀口之间设有固定转轴,所述可控调节器本体的内部通过固定转轴与控制阀口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可控调节器本体与感应罗圈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可控调节器本体的外壁通过固定槽与感应罗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罗圈与感应环之间设有固定卡扣,所述感应罗圈的外壁通过固定卡扣与感应环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环的数量为八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杰尔马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杰尔马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37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时空索引快速检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