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NS N06617小口径管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5098.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连轶博;高欣;袁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金属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B9/18;C21D8/10;C22F1/10;C22C19/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于睿虬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ns n06617 小口径 管材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NS N06617小口径管材的制造方法,通过真空感应冶炼→电渣重熔→锻造开坯→管状坯料准备→热处理→热挤压→润滑→检验的工艺流程,生产出高成材率、低成本的UNS N06617小口径管材,采用热挤压工艺可生产小口径的UNS N0661751*8mm管材,荒管成材率约为73%,对目前UNS N06617小口径管材的生产方式进行了突破,产品成材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合金材料的加工及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UNS N06617小口径管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UNS N06617/W.Nr.2.4663是一种固溶、强化的镍-铬-钴-钼合金并具有出色的综合高温强度和氧化抗力。该合金也在很宽的腐蚀环境内具有耐蚀性,并易于用现有的技术成型和焊接。高镍和铬含量使得合金在各种还原和氧化性环境耐蚀。铝和铬的综合作用提供了合金的高温氧化抗力。钴和钼赋予了合金固溶强化能力。
由于在980℃以上具有综合的高强度和抗氧化能力,UNS N06617合金在飞机和陆基燃气轮机上用做导管、燃烧罐和转换衬里方面非常有吸引力。由于它的抗高温腐蚀性能,该合金被用在硝酸生产中的催化栅格支撑、热处理中的吊蓝、钼精炼中的浓缩碟等。
该合金在热腐蚀领域中如硫化环境,尤其是高达1100℃循环的氧化和碳化环境中具有极好的耐腐蚀能力,具有很好的瞬时和长期机械性能。应用于工业和航空汽轮机部件、空气加热器、马弗罐和辐射馆、高温热交换器、阀和弹簧、高温气体冷却核反应堆,如核反应堆高温部件-氦/氦介质热交换器、化工设备、石化工业中的螺旋管和管道等。
UNS N06617由于具有非常高的热强度,热加工时需要相当大的加工力,只有通过大型挤压机组(3500T以上)进行生产大口径,目前还没有UNS N06617小口径管材的生产方法,UNS N06617管材生产过程中,容易因厚壁挤压母管冷轧和冷拔加工无法顺利进行,并且加工道次多,又因UNS N06617合金化程度高,冷加工中间过程容易产生横向裂纹,导致管材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NS N06617小口径管材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NS N06617小口径管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真空感应冶炼:将金属铬、金属镍、钼条装入真空感应熔炉,增碳剂随炉加入,抽空至40Pa以下,全熔后测温,控制在1560±10℃;第一次精炼温度控制在1540℃±10℃,精炼时间为45min,第一次精炼期末真空度低于5Pa;第一次精炼结束加入Mo、Ce、B、Zr,搅拌化清,进行第二次精炼,第二次精炼温度控制在1480℃±10℃,精炼时间为30min,第二次精炼期末真空度低于3Pa;取样分析成分,成分合格充Ar气25000Pa后加入Ni-Mg,搅拌化清,控制出钢温度1500℃±10℃,不断流浇铸,制得真空感应锭;
(2)电渣重熔:首先对真空感应锭进行修磨,清除表面缺陷形成感应电极,然后将感应电极与辅助电极焊接在一起装入电渣重熔炉,进行电渣重熔,投入的预熔渣系成分包括CaF2、Al2O3、CaO、MgO重熔得到电渣锭;
(3)锻造工艺:对电渣锭进行锻造,第一火次锻造加热温度为1160℃±10℃,开锻温度为1040℃±20℃,终锻温度为900℃以上,锻造每次下压量控制在20mm-40mm,锻造得到管坯;
(4)坯料准备:从上述管坯上按规定定尺切取短段,然后采用深孔钻和车床加工出所需尺寸的管状坯料。
(5)热处理工艺:使用120系统感应炉加热管坯,先将感应炉450v加热至1150℃,加入管坯观察并均温20-30s,使用感应炉400v加热至1190℃,加热过程中管坯测温点为1180℃,管坯头尾部温度控制在1200-122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金属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金属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5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