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改性生产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9597.4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基弘;张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营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4 | 分类号: | C04B24/24;C04B18/08;C04B18/14;C04B14/04;C04B14/28;C04B22/14;C04B2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矿物 掺合 改性 生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改性生产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矿物掺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矿渣粉磨物料35‑40份、粉煤灰35‑40份、脱硫石膏2‑3份、钢渣8‑10份、沸石矿石8‑10份、粉体聚羧酸减水剂0.5‑1.0份、石灰石粉1.0份、熟石灰0.5份,有益效果是:生产工艺精确度更高、产品稳定性更好、消除静电、高温、团聚效果更出色,粉磨效果更佳,成品性能得到了有力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材料复配组合物生产工艺,尤其是一种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改性生产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商品混凝土及其他建材生产企业中,往往会应用到复合矿物掺合料技术,由于近几年原材料的恶化、物料本身特点等原因,在混凝土等产品使用复合矿物掺合料时,往往会出现综合需水量增大、混凝土水灰比升高、施工性能下降、活性强度难以保障等异常情况,从而造成了混凝土等产品质量控制困难,建筑结构寿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通过有机外加剂技术调节的话,由于使用成本高、效果不稳定、质量隐患多、污染风险大等缺陷,使用的效果并没有绝对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改性生产制备方法,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实现井内工具正、反转工具脱扣,避免油井报废,降低作业成本。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矿物掺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矿渣粉磨物料35-40份、粉煤灰35-40份、脱硫石膏2-3份、钢渣8-10份、沸石矿石 8-10份、粉体聚羧酸减水剂0.5-1.0份、石灰石粉1.0份、熟石灰0.5份。
优选的,所述的矿渣粉磨物料的特性为:45微米筛余细度≤2%、比表面积≥400m2/Kg、7天活性≥75%、28天活性≥95%、氯离子含量≤0.06%。
优选的,所述的粉煤灰的特性为:烧失量≤5%、45微米筛余细度≤20%、 7天活性≥60%、28天活性≥80%、氯离子含量≤0.06%。
一种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改性生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比,取矿渣粉磨物料35-40份、粉煤灰35-40份、脱硫石膏 2-3份、钢渣8-10份经过粉磨后作为活性材料、沸石矿石8-10份经过粉磨改性作为填充材料、粉体聚羧酸减水剂0.5-1.0份、石灰石粉1.0份、熟石灰0.5 份,将称取物利用其流泵分别输送进入大型储存仓备用,储存仓采用流化下料原理,仓内采用导料锥工艺实现顺畅下料、均匀下料;
2)生产配比在自动配料系统设置后,各种原材料在电脑自动配料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实现共同下料,各种物料经过铰刀电子秤精确计量,实现连续准确的下料,形成同步复合配料,复合物料经过斜槽输送共同进入磨前双轴搅拌机,在搅拌机先经过1%的自动计量配水,再经过搅拌机强制搅拌,实现最大可能的打散、混匀、降温一体化操作,最后通过搅叶输送入磨机;
3)在磨内经过超小圆形特种研磨体进一步进行搅匀粉磨,通过沟壑倒槽衬板实现抛球碰撞达到最佳的冲击粉磨效果,同时倒槽衬板特有的排列结构还可以实现物料的前送,还可以控制物料输送速度,达到控制细度、比表最合理的粉磨效果;
4)复合物料经过磨内超细粉磨以高温抱团的状态出磨,磨尾斜槽将物料输送进入磨尾单独设置的双轴搅拌机,物料在搅拌机内高速打散、降温、混匀一体化操作后达到了出机的条件,同时利用搅拌降温还将物料进行了除静电处置,彻底消除了物料团聚现象;
5)磨尾双轴搅拌机搅拌后的物料经过风送斜槽进入高效选粉机,利用风选原理进行物料分选,再经过震动过筛,有效的将合格颗粒与不合格颗粒进行了区分,不合格颗粒分选出来后经过卸料装置经过风送管道重回磨前搅拌机重新进行搅拌混匀入磨重新粉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营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营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9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