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列车刹车用燕尾结构闸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0831.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坤;赵翔;肖凯;郑继刚;李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9/04 | 分类号: | F16D69/04;F16D69/02;C09K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书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列车 刹车 燕尾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列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刹车用燕尾结构闸片,包括:铆钉、铆钉套、碟形弹簧、闸片钢背、摩擦块钢背、过渡层、压坯、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深槽、燕尾槽、加强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拆装和使用维护方便、连接强度高、结构简单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列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刹车用燕尾结构闸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高速铁路网日益纵横交错,如何从高速行驶状态安全制动越来越引起重视。作为列车不可或缺的摩擦制动,它是将动能转化为热能,逸散与空气中。高速列车的摩擦制动通常采用盘式制动方式,利用制动盘和制动闸片间的相互摩擦达到能量转化目的。因此,两者的性能便成为关系安全的重要方面。
现有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431847.4,公开了一种整体燕尾板型列车制动闸片,包括背接在背板上的多个摩擦体:摩擦体包括摩擦材料部分和摩擦背板部分,摩擦材料与摩擦背板通过加压方式烧结为一体,其中,铆钉外套设有铆钉座,该铆钉座预先置于摩擦体和背板预留的铆钉孔内,并与摩擦体的摩擦背板过盈配合,在使用过程中,该过盈配合可使铆钉座承受一定的剪切力,保证了铆钉的寿命,防止铆钉受剪切力而被破坏,导致失效;并结合垫片结构,使垫片具有承载剪切力的功能,同时具有散热的功能,该实用新型的列车制动闸片结构在制动过程中,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制动效果好,但是没有提出一种高速列车刹车用燕尾结构闸片。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1178722.0,公开了一种燕尾钢背一体式粉末冶金铆接闸片,包括一体铸造的燕尾钢背板,燕尾钢背板上通过平头铆钉固定有多个闸片摩擦体,闸片摩擦体与燕尾钢背板之间设有圆形垫片,每个闸片摩擦体包括压合在一起的摩擦体和不规则六边形连接片。采用钢背和燕尾一体式、钢背与摩擦体之间安装弹性垫片的结构,既能保证钢背与摩擦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调整量,又能保证制动闸片安全使用,同样没有提出一种高速列车刹车用燕尾结构闸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速列车刹车用燕尾结构闸片。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燕尾结构闸片包括:铆钉、铆钉套、碟形弹簧、闸片钢背、摩擦块钢背、过渡层、压坯、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深槽、燕尾槽、加强筋;从上至下依次为相互配合的压坯、过渡层和摩擦块钢背通过烧结方式构成摩擦块,第一通孔从上至下依次垂直贯穿压坯和过渡层,摩擦块钢背和闸片钢背分别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匹配的垂直贯穿的第二通孔,摩擦块和闸片钢背通过铆钉连接,铆钉贯穿铆钉套内,铆钉套设置于第二通孔内,铆钉一端外露于过渡层的第一通孔内,铆钉另一端外露于闸片钢背的深槽内,铆钉套两端分别外延至过渡层的第一通孔内和闸片钢背的深槽内,碟形弹簧位于摩擦块钢背和闸片钢背的第二通孔之间,闸片钢背为半环形板状结构,闸片钢背一面设置有燕尾槽,燕尾槽两端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摩擦块为三面体,三面体端部为弧形过渡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压坯的端面中心为原点相对分布设置。
进一步的,压坯的轴向高度为26mm。
进一步的,燕尾槽的深度大于闸片钢背的厚度。
进一步的,摩擦块为相等的5个。
进一步的,压坯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燕尾结构闸片中燕尾槽的加强筋有效提高燕尾强度;采用的带有燕尾结构的闸片钢背,改善剪切力分布,避免受力集中引起失效;闸片钢背与燕尾槽作为一个整体加工,增大剪切受力面积,大大增强了安全系数。
2、通过设置的铆钉、铆钉套、碟形弹簧与闸片钢背连接形成分体式闸片,具有拆装和使用维护方便、连接强度高、结构简单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0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