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K12教育阶段学校多人脸识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1197.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2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绪;曾金云;喻建斌;谢桂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德融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k12 教育阶段 学校 多人脸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K12教育阶段学校多人脸识别的方法,将人像模板库以及人员信息库存储于云服务器;拍摄区域内获取人像信息,区分符合条件的人体五官特征和人体活动特征;符合条件的人体五官特征则拍摄成照片,上传至本地服务器中;符合条件的人体活动特征则自动跟踪行人轨迹,对行人进行拍摄,并上传至本地服务器;本地服务器对照片或视频中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人脸进行提取,调取云服务器的人像模板库,与照片或视频中的人脸图像逐一进行比对,进行人脸锁定;将图片或视频归类至成功锁定的人员名下,并把预设的特效与非目标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合成,遮挡无关人员的面部特征,推送至指定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K12教育阶段学校多人脸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中,已经实现从照片中提取人脸并进行分类,最常见的应用是手机中的相册分类。但手机拍摄与校园抓拍不同,手机是主动拍摄,自动聚焦目标用户,照片中的人物知道彼此的存在,且入镜即表示同意对方拍摄带有自己肖像的照片。
安装在校园中的摄像设备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处于区域的用户进行拍摄,属于被动拍摄。拍摄对象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抓拍。校园属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学生往往群体行动。这种拍摄方法往往会在同一张照片中拍摄到多名学生,此情况下,如果盲目将照片推送至对应人员文件夹,易造成他人隐私泄露,且若公开发布,有侵犯他人肖像权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K12教育阶段学校多人脸识别的方法,以便有效的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K12教育阶段学校多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人像模板库以及人员信息库,存储于云服务器中;
在拍摄区域内获取人像信息,判断获取的人像信息是符合条件的人体五官特征,还是符合条件的人体活动特征;
符合条件的人体五官特征则拍摄成照片,上传至本地服务器中;
符合条件的人体活动特征则自动跟踪行人,对行人进行拍摄;
当行人在拍摄区域达到预设时间,则保存该段视频;若未达到预设的拍摄时长,则放弃该段视频;
本地服务器对照片或视频中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人脸进行提取,并调取云服务器的人像模板库,与照片或视频中的人脸图像逐一进行比对;
比对成功,则从云服务器中的人员信息库提取目标信息,并对照片或视频内的人脸图像进行锁定;
将照片或视频分别归类至锁定人员名下,通过图像合成技术,把预设的特效与非目标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合成,遮挡无关人员的面部特征;
把处理后的图片或视频上传至数据库存档,并把图片或视频推送至指定人员。
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K12教育阶段学校多人脸识别的方法,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图片或视频中的一张或多张人脸,并根据识别出的人脸提取对应人员信息,将图片或视频归类至对应人员名下,然后通过图像合成技术,把预设的特效与非目标的人脸图像区域合成,遮挡无关人员的面部特征,有效保护非目标人员的肖像权。且针对照片或视频中识别出的多张人脸,能根据目标用户区别处理,即在同一张照片或视频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用户,分别进行处理,真正实现照片或视频专属,有效保护非目标用户的隐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K12教育阶段学校多人脸识别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K12教育阶段学校多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德融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德融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