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疏水、导电、耐溶胀的含氟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1630.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尔余;汤龙程;夏乔琦;张国栋;贾贤补;袁舟;付贵永;王学春;张帆;丁明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官学校 |
主分类号: | C08J9/40 | 分类号: | C08J9/40;C08J9/30;C08L8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导电 耐溶胀 硅橡胶 泡沫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导电、耐溶胀的含氟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碳系导电粒子分散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中搅拌、氧化,然后离心、水洗、干燥得到羟基化的导电粒子,将所得羟基化的导电粒子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导电溶液;(2)将含氟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加入乙醇中,超声水解得到含氟硅烷偶联剂水解液;(3)将含氟硅橡胶泡沫浸入到步骤(1)的导电溶液中,离心、干燥;(4)重复步骤(3)1~2次,制得导电的含氟硅橡胶泡沫材料,然后将导电的含氟硅橡胶泡沫材料浸入步骤(2)的含氟硅烷偶联剂水解液中,离心、干燥即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疏水、导电、耐溶胀的含氟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橡胶泡沫是由硅橡胶发泡制备得到的一种多孔、轻质的高分子泡沫材料,具有轻质,良好的压缩回复性能,耐高低温性能,生理惰性,电绝缘性能等优点,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实际需要的发展,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等一些特定领域,人们对材料的多功能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通过添加导电粒子,可以实现硅橡胶泡沫的导电性,实现抗静电效果,并且能应用于传感器领域。由于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等特殊原因,实现其导电性能的难度系数更大。目前实现泡沫导电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泡沫的基体里添加导电粒子。当往基体中添加导电粒子时,少量的导电粒子不能构成良好的导电通路,当添加的含量高时,会使得体系的粘度增加,影响发泡过程,导致不能发泡或发泡的孔隙率减小,从而影响泡沫的抗压、抗震等性能。同时导电粒子在基体中存在分散不均匀的问题,造成导电性能不稳定。公开号为CN 109294239 A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抗静电硅橡胶泡沫的制备方法,需在基体里添加20~50份导电材料,份数过高,加工难度高,工艺复杂。公开号为CN 105504820 A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导电硅橡胶泡沫的制备方法,导电填料添加量为10~40份,采用辐射交联方法,设备要求高;二是将导电粒子涂覆在泡沫表面,可以通过少量的导电粒子实现导电,但导电粒子靠静电吸附在基体上,与基体的界面作用力差,容易脱落,造成导电性能下降,作用力不强。文献(Appl.Mater.Interfaces 2018,10,13877~13885)采用涂覆的方法在硅橡胶泡沫表面构筑导电网络,但靠正负电荷吸引,作用力弱。
此外,导电硅橡胶泡沫在特殊环境使用时,会与液体介质(水,油,有机溶剂等)接触,使得硅橡胶分子Si-O主链和侧基基团易发生断裂和重排,分子交联网络的力学性能变差,泡孔结构会发生变形、孔壁断裂等现象,其使得泡沫丧失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
因此,要同时实现泡沫材料稳定的导电性能,及赋予泡沫材料超疏水,抗溶胀性能,实现多功能的应用,对材料的内部分子结构和表面微观结构要求很高,制备难度很大,方法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导电、耐溶胀的含氟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超疏水、导电、耐溶胀的含氟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碳系导电粒子分散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中搅拌、氧化,然后离心、水洗、干燥得到羟基化的导电粒子,将所得羟基化的导电粒子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超声分散得到导电溶液;
(2)将含氟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加入乙醇中,超声水解得到含氟硅烷偶联剂水解液;
(3)将含氟硅橡胶泡沫浸入到步骤(1)的导电溶液中,离心、干燥;
(4)重复步骤(3)1~2次,制得导电的含氟硅橡胶泡沫材料,然后将所述的导电的含氟硅橡胶泡沫材料浸入步骤(2)的含氟硅烷偶联剂水解液中,离心、干燥,即得所述的超疏水、导电、耐溶胀的含氟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官学校,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官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部后端设置凹坑的排障器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用型钢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