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界面增效聚乙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2070.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白永平;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达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38;C08L23/06;C08L23/08;C08L33/04;C08L5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张芬 |
地址: | 21418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界面 增效 聚乙烯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界面增效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叠合的基膜内层和基膜外层;
所述基膜内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低密度聚乙烯 50%-70%,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15%-30%,
功能母粒 5%-20%;
所述基膜外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低密度聚乙烯 50%-80%,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10%-30%,
改性母粒 5%-30%;
所述功能母粒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
所述聚乙烯选自: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引发剂A选自:1,3-二特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交联抑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改性母粒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有 机硅树脂选自: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3-异丁烯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聚乙烯选自: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引发剂B选自:过氧化苯甲酰、1,3-二特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特丁烷、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酰、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乙炔、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抗氧剂选自:对苯二胺、二芳基仲胺、醛胺、酮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1,3,5-三甲基-2,4,6-(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丙酸异辛酯醇、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增效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内层和基膜外层之间设有基膜中间层,所述基膜中间层由包括聚乙烯的原料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界面增效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中间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低密度聚乙烯 40%-60%,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30%-50%,
乙酸-醋酸乙烯共聚物 1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增效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内层远离所述基膜外层的一面设有涂胶层,所述涂胶层为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或橡胶型压敏胶。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界面增效聚乙烯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基膜内层和基膜外层的原料分别混合,塑化、挤出、吹胀成型、冷却、收卷,即得原膜,在基膜内层的外表面涂覆涂胶层,即得双界面增效聚乙烯保护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内层的塑化温度为150-180℃,所述基膜外层的塑化温度为150-1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达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未经无锡达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20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