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证伺服马达端盖加工精度的形位公差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6731.3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荟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3/02 | 分类号: | B21K3/02;B21J1/06;B21J5/02;G06F30/17;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王克兰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证 伺服 马达 加工 精度 公差 工艺 | ||
一种保证伺服马达端盖加工精度的形位公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用 Pro/EWildfire2.0 进行了伺服马达端盖锻件及模具的 3D 建模;(2)利用 DEFORM‑3Dv6.1 进行工艺的数值模拟,使成形工艺参数趋于最优化;(3)通过上述得到的成形工艺参数,根据伺服马达端盖的加工工序建立尺寸联系图;(4)通过尺寸联系图,建立工艺尺寸链;(5)对上述工艺尺寸链进行求解,得到伺服马达端盖的形位公差。本发明所述的保证伺服马达端盖加工精度的形位公差工艺,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高了伺服马达端盖的质量,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整体产品的经济性,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端盖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证伺服马达端盖加工精度的形位公差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在加工机械零部件时,对零件的精度要求愈来愈高。由于整机、部件的精度与其零件精度有关,而零件的精度又与该零件的加工工序有关,所以,研究零件各个加工工序的精度对提高零件精度有重要意义。
在加工机械零件的表面时,会产生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这些误差的存在影响零件的互换性。同时,在零件装配过程中,尺寸误差会累积,形位误差也会叠加,所以,这些有加工误差的零件在装配时会影响装配件的配合精度和使用性能。因此,机械零件只有在满足一定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要求的条件下,才能保证装配体中各零件之间正常的配合关系及满足工作过程中各种工作性能的要求。同时,合理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精度的选择,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经济性。
端盖是伺服马达的关键零件之一,是典型的精锻件,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都很高,其中厚度公差为±0.3mm,外形尺寸公差为±0.5mm,相关平面的平行度和平面度要求也十分苛刻。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保证伺服马达端盖加工精度的形位公差工艺。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109350.4公开了一种高精形位公差的曲面外形件的加工工艺,应用于电子产业设备,是通过采用特制工装,实现快速定位、装夹、压紧,实现一次找正,可以重复定位装夹,解决高精形位公差的曲面外形件不便于装夹的问题,不是针对伺服马达端盖加工工艺,也没有解决伺服马达端盖加工精度、形位公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伺服马达端盖加工精度的形位公差工艺,工艺简单,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高了伺服马达端盖的质量,伺服马达端盖与其他零件之间正常的配合关系以及满足工作过程中各种工作性能的要求,应用前景广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保证伺服马达端盖加工精度的形位公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用 Pro/EWildfire2.0 进行了伺服马达端盖锻件及模具的 3D 建模;
(2)利用 DEFORM-3Dv6.1 进行工艺的数值模拟,使成形工艺参数趋于最优化;
(3)通过上述得到的成形工艺参数,根据伺服马达端盖的加工工序建立尺寸联系图;
(4)通过尺寸联系图,建立工艺尺寸链;
(5)对上述工艺尺寸链进行求解,得到伺服马达端盖的形位公差。
进一步的,上述的保证伺服马达端盖加工精度的形位公差工艺,所述步骤(3)中的加工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1)中频炉加热:将 45钢毛坯放入中频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130~1150℃,得到锻件;
(2)模锻锤制坯、预锻:将所述锻件在模锻锤进行锻件成形、预锻,所述模锻锤的模具温度为300℃,锄头质量为1t,能量为24kJ,打击间隙为0.4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荟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荟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6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