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3860.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4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美丽年华文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郑华丽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技术 质检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肤质检测系统包括手持终端、云服务器和显示终端;
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获取待检测人员的皮肤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皮肤状态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皮肤状态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质量结果,并将所述皮肤质量结果传输到所述显示终端;
所述显示终端用于将所述皮肤质量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包括含水量检测模块、酸碱度检测模块和图像获取模块;
所述含水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的含水量;
所述酸碱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的酸碱度;
所述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图像;
所述皮肤状态数据包括所述水分含量、所述酸碱度和所述皮肤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包括检测模块、计算模块以及传输模块;
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皮肤图像,确定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的含油量、毛孔密度以及皮肤平整度;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含水量、酸碱度、含油量、毛孔密度、皮肤平整度这五个指标与相应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皮肤质量结果;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皮肤质量结果传输到所述显示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含油量计算单元、毛孔密度计算单元和皮肤平整度计算单元;
所述含油量检测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皮肤图像中的皮肤的含油量;
所述毛孔密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皮肤图像中的皮肤的毛孔密度;
所述皮肤平整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皮肤图像中的皮肤的平整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皮肤图像中的皮肤的含油量,包括:
所述预处理单元将所述皮肤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V颜色空间;
分别对所述皮肤图像的S分量图像和V分量图像进行阈值分割,然后分别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S分量二值化图像和V分量二值化图像;
对所述S分量二值化图像中,灰度值为0的像素点进行标记,得到S分量标记像素点;
在所述V分量二值化图像中找出与所述S分量标记像素点位置对应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若所述灰度值为255,则将所述S分量标记像素点标记为含油量计算像素点;
计算所述含油量计算像素点占所述皮肤图像像素点总数的比例,并将所述比例作为含油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皮肤图像中的皮肤的毛孔密度,包括:
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第一皮肤灰度图像;
对所述第一皮肤灰度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得到皮肤增强图像;
对所述皮肤增强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识别出皮肤增强图像中的毛孔;
统计所述毛孔的总数,并将所述总数除以所述皮肤增强图像的面积,得到毛孔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平整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皮肤图像中的皮肤的平整度,包括:
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第二皮肤灰度图像;
计算所述第二皮肤灰度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并获得ASM值和COR值,将ASM值和COR值的和作为所述皮肤图像中的皮肤的平整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第一皮肤灰度图像,包括:
使用加权平均法对所述皮肤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第一皮肤灰度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皮肤增强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识别出皮肤增强图像中的毛孔,包括:
使用大津法对所述皮肤增强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将毛孔与背景进行分离,从而识别出皮肤增强图像中的毛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美丽年华文化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美丽年华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8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