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3860.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4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美丽年华文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郑华丽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技术 质检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所述肤质检测系统包括手持终端、云服务器和显示终端;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获取待检测人员的皮肤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皮肤状态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皮肤状态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质量结果,并将所述皮肤质量结果传输到所述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用于将所述皮肤质量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可以使用户方便准确地对自己的皮肤质量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皮肤,然而,大多数人仅能凭自己的经验,通过眼睛观察自己的皮肤质量的好坏,很多时候并不能对自己的皮肤的质量作出准确有效的判断;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测的话,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所述肤质检测系统包括手持终端、云服务器和显示终端;
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获取待检测人员的皮肤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皮肤状态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皮肤状态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质量结果,并将所述皮肤质量结果传输到所述显示终端;
所述显示终端用于将所述皮肤质量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优选地,所述手持终端包括含水量检测模块、酸碱度检测模块和图像获取模块;
所述含水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的含水量;
所述酸碱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的酸碱度;
所述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图像;
所述皮肤状态数据包括所述水分含量、所述酸碱度和所述皮肤图像。
优选地,所述云服务器包括检测模块、计算模块以及传输模块;
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皮肤图像,确定所述待检测人员的皮肤的含油量、毛孔密度以及皮肤平整度;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含水量、酸碱度、含油量、毛孔密度、皮肤平整度这五个指标与相应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得到所述皮肤质量结果;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皮肤质量结果传输到所述显示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自己凭经验进行皮肤检测,检测结果不准确,而去医院检测不方便的问题。而云服务器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多种类型的显示终端中查看自己的皮肤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含水量、酸碱度、含油量、毛孔密度、皮肤平整度这些指标,能更全面地反应用户的皮肤质量情况,为用户进一步作出护肤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手持终端1、云服务器2、显示终端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肤质检测系统,所述肤质检测系统包括手持终端1、云服务器2和显示终端3;
所述手持终端1用于获取待检测人员的皮肤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皮肤状态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美丽年华文化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美丽年华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