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月季灰霉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5813.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4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芝;高俊平;韩洋琳;吴景芝;袁文斌;金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月季 灰霉病 抗病性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月季灰霉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属于植物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不同的灰霉菌株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3‑4周后产生分生孢子;刮取培养基表面的孢子及菌丝,过滤、滤去菌丝残体,获得清液,并用10%‑30%的液体培养基稀释到孢子浓度为1×105~7个/mL得到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接种月季花完整花瓣上,72h后测量花瓣的病斑直径,并计算病斑面积,分析月季灰霉病抗性。本发明所述方法接种成本低,接种时将整朵花瓣用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接种,试验结果更准确;接种后72h就可统计发病结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月季灰霉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属于植物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灰霉病是世界上发生和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可以侵染1400多种植物。灰霉病菌不仅随时可以通过植物表面或植株伤口侵染茎、叶、花或果实,影响其品质和产量,尤其是在采后高湿条件下运输和储藏时危害严重。持续的低温、阴天、高湿、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均会引起灰霉病的发生,严重时可使产品损失50%甚至完全失去价值,所以有效防治灰霉病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月季灰霉病是由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真菌引起的死体营养型病害,灰霉菌在低温高湿条件下生存与繁殖力很强;是月季生产上常见且危害较严重的真菌性病害,花、叶、茎均可发病,尤其是切花月季采后存在机械损伤并保存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更易受到侵染,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被称为月季切花采后“癌症”。花朵受侵害时,起初花瓣上出现小斑或花瓣边缘变褐色,之后迅速扩展,花瓣变褐色腐烂萎蔫,直至整个花朵褐变枯萎。
目前有关灰霉病的抗性鉴定方法报道的有烟草、黄瓜、草莓、葡萄、苹果、芍药等植物上。关于月季灰霉病抗病性的鉴定目前没有人报道过。大多数的灰霉病抗性鉴定方法都采用菌饼接种或者用孢子喷洒植株。月季花的花朵是主要的观赏部位。灰霉病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菌丝都可以作为侵染源。但是在田间,尤其是月季切花采后运输的过程中灰霉病菌的侵染源主要是分生孢子,而且采用喷洒植株的接种方式,需要的成本高,时间长,同时也会造成接种不均匀等问题。所以本发明接种材料采用完整无损伤的月季花瓣,接种3-6μL 1×105~7个/mL的孢子悬浮液来进行月季灰霉病抗性鉴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月季灰霉病抗病性鉴定方法,该方法使用无创伤的月季完整花瓣接种,10-30%的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B)培养液稀释孢子、接种量为3-6μL时,花瓣发病整齐均匀,不同抗性品种间差异明显;本发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从感染灰霉病的月季花瓣上分离纯化后得到灰霉菌株,将该菌株接种到15-35mL固体培养基上,在20-30℃黑暗条件下培养3-4周后产生分生孢子。
(2)将液体培养基稀释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取10-30mL倒入步骤(1)培养好的固体培养基中,刮取培养基表面的孢子及菌丝,过滤、滤去菌丝残体,获得清液,并用10-30%的液体培养基稀释,使孢子浓度为1×105~7个/mL得到孢子悬浮液。
(3)在托盘内倒入无菌水,上面覆盖一层吸水纸,水不没过纸面;取月季花完整花瓣放在吸水纸上,在每个花瓣中央接种3-6μL的孢子悬浮液,盖上托盘的盖子。
(4)72h后测量花瓣的病斑直径,并计算病斑面积,分析月季灰霉病抗性。
按以下等级进行月季花抗病性分级:
0级:接种72h后整个花瓣完全被侵染。
1级:接种72h后病斑面积超过组织的1/2。
2级:病斑面积大于液滴4倍,但小于接种组织的1/2面积。
3级:侵染扩展到液滴之外,病斑大小为液滴的2~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5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