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9828.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许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顺良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2;E04C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雷志刚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对接 组件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快速对接组件插台及基座,插台包括第一固定部、插接部以及位于第一固定部与插接部之间的延伸部,插接部凸设于延伸部上且插接部与延伸部之间形成台阶面;基座包括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于第二固定部的多个翅片,多个翅片之间相互环绕设置;插台能够通过翅片的弹性扩展穿过多个翅片所围设形成的开口,翅片能够弹性收缩并围拢延伸部,且翅片的端面与插台的台阶面之间相对设置;翅片的洛氏硬度小于等于第二固定部的洛氏硬度。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既可以保证插台与基座之间对接时不会破坏翅片,又可以保证快速对接组件的使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技术领域中,为了便于生产加工以及减少施工时间,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拼合的方式来保证预制桩的长度。为了使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之间能够快速、牢固地接合,一般采用快速对接组件来连接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内部的钢筋。然而,快速对接组件中在对接时会因为快速对接组件的硬度过大而产生裂痕,或者因为快速对接组件的硬度过小而承力能力较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对接组件,包括插台及基座,所述插台包括第一固定部、插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插接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插接部凸设于所述延伸部上且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之间相互环绕设置;所述插台能够通过所述翅片的弹性扩展穿过多个所述翅片所围设形成的开口,所述翅片能够弹性收缩并围拢所述延伸部,且所述翅片的端面与所述插台的台阶面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翅片的洛氏硬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洛氏硬度。
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中基座上翅片的洛氏硬度小于等于第二固定部的洛氏硬度,其中翅片的洛氏硬度较小,能够满足弹性扩张及弹性收缩时不会出现断裂,第二固定部的洛氏硬度较大,能够满足与其他零件之间连接时不易变形;如此设置,既可以保证插台与基座之间对接时不会破坏翅片,又可以保证快速对接组件的使用强度。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安装简单,将插台的插接部插入基座后,翅片会弹性收缩并围拢基座的延伸部,翅片的端部抵接于插台的台阶面,并且翅片的端部与插台的台阶面之间的抵接面近似于环形,抵接面积大,能够保证第一预埋元件与第二预埋元件之间的接合强度,尤其对抗拉性能有较大的提升;翅片不仅能够围拢插台的延伸部,还可以对延伸部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延伸部在径向方向摇晃。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场景广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翅片的洛氏硬度为HRC15至HRC55。
如此设置,既能够防止翅片在弹性收缩及弹性扩张时不会出现裂纹,又能够保证翅片在围拢插台后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增加快速对接组件的承力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洛氏硬度为HRC40至HRC60。
如此设置,第二固定部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增加快速对接组件的承力能力,同时第二固定部在承受压力时不易变形,可以提高第二固定部与快速对接机构中第二预埋元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快速对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台上的所述插接部的洛氏硬度大于等于所述延伸部的洛氏硬度。
由于插台的台阶面用于承受来自翅片的压力,而延伸部用于连接第一固定部与插接部,如此设置,受力较大的插接部的洛氏硬度大于受力较小的延伸部的洛氏硬度,能够保证插台与翅片之间接触的台阶面的强度,防止插台的插接部在翅片的压力作用下变形甚至被剪掉,可以延长快速对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部的洛氏硬度为HRC45至HRC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顺良,未经许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9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