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上、下格栅组合表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2147.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丁丹;李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康汽车零部件如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02 | 分类号: | B05D1/02;B05D1/30;B05D3/00;B05D3/02;B05B13/02;B08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徐文;万小侠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格栅 组合 表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汽车上、下格栅组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检查汽车上、下格栅外观是否有卡脚断裂,并将检查合格的汽车上、下格栅进行除尘处理;
步骤2:选用喷涂治具:所述喷涂治具包括矩形框架底座,在矩形框架底座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且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的一端均伸出矩形框架底座设置;所述矩形框架底座的左框架上表面设置有两端伸出矩形框架底座的定位支撑杆,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相对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杆;
在定位支撑杆与上支撑横杆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定位支撑杆与下支撑横杆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在上支撑横杆相对侧面的连接支撑杆上表面设置有上汽车下格栅支撑组件,在下支撑横杆相对侧面的连接支撑杆上表面设置有下汽车下格栅支撑组件;在右侧端部的上支撑横杆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在右侧端部的下支撑横杆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
所述第一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与第一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结构相同,且第一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与第一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包括垂直设置于上支撑横杆上表面的直角梯形支撑架,且直角梯形支撑架的直角边位于定位支撑横杆上;所述直角梯形支撑架上端面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靠近设置,且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的高度相同,第三定位柱的高度低于第二定位柱;
所述上汽车下格栅支撑组件与下汽车下格栅支撑组件结构相同,且上汽车下格栅支撑组件与下汽车下格栅支撑组件对应设置;所述上汽车下格栅支撑组件包括垂直设置于上支撑横杆上表面的两矩形支撑架,各矩形支撑架上端面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高度相同的第四定位柱、第五定位柱和第六定位柱,且所述第四定位柱与第五定位柱靠近设置;
所述第二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与第二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结构相同,且第二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与第二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包括垂直设置于上支撑横杆上表面的条形支撑架,且条形支撑架上端面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七定位柱、第八定位柱和第九定位柱;所述第七定位柱与第八定位柱靠近设置,且第七定位柱与第八定位柱的高度相同,第九定位柱的高度低于第八定位柱;
所述直角梯形支撑架、矩形支撑架和条形支撑架的高度逐渐递减,所述第四定位柱的高度低于第三定位柱的高度,所述第七定位柱的高度低于第四定位柱的高度;其中,定位支撑杆的端部还设置有与定位支撑杆垂直的定位支撑板,且定位支撑板的高度与第一定位柱的高度相同;
所述条形支撑架对应的矩形框架底座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两端伸出矩形框架底座的定位辅助支撑杆,且定位辅助支撑杆靠近第七定位柱设置;所述定位辅助支撑杆的端部还设置有与定位辅助支撑杆垂直的定位辅助支撑板,且定位辅助支撑板的高度与第七定位柱的高度相同;
步骤3:上件:将前处理后的汽车上、下格栅按顺序依次摆放在步骤2选用的喷涂治具上,避免直接接触到喷涂区域,且每件喷涂治具上摆放2件上格栅2件下格栅产品,产品方向一致,随滑撬以1~2min/滑撬的速度流入到干冰除尘工序;其中,汽车上格栅通过上、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支撑,使汽车上格栅一侧面与喷涂治具的矩形框架底座之间呈60°夹角,汽车上格栅另一侧面与喷涂治具的矩形框架底座之间呈30°夹角;
步骤4: 喷涂:喷涂底漆,喷枪和汽车上、下格栅距离保持15cm内,膜厚控制在10~20um之间,喷涂完毕后,对汽车上、下格栅在22~28℃下进行流平,流平5~10min后进入面漆喷涂,膜厚控制在25~40um之间;
步骤5:烘烤:喷涂完成后,送至75~85℃的烘箱进行烘烤30~40min,然后取出,静置20~2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上、下格栅组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除尘处理具体为先用气枪将汽车上、下格栅背面与正面除尘一遍,再用无尘布沾异丙醇擦拭汽车上、下格栅喷漆区域,擦拭完成后再进行除尘一遍,静电除尘气枪距离汽车上、下格栅5~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上、下格栅组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喷涂条件为:空气压力2.5~4.5kg/cm2,温度22~28℃,湿度5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康汽车零部件如皋有限公司,未经延康汽车零部件如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1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