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上、下格栅组合表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2147.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丁丹;李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康汽车零部件如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02 | 分类号: | B05D1/02;B05D1/30;B05D3/00;B05D3/02;B05B13/02;B08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徐文;万小侠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格栅 组合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上、下格栅组合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前处理;步骤2:选用喷涂治具;步骤3:上件;步骤4:喷涂;步骤5:烘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使得汽车上、下格栅置于格栅支撑组件上时,能够倾斜错开设置,进而可以同时对两组汽车上、下格栅进行喷涂,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够使倾斜设置于喷涂治具上方的喷枪喷涂至汽车上格栅所有表面,保证对汽车格栅进行均匀喷漆,并通过控制严格的喷涂工艺参数,提高产品的喷漆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上、下格栅组合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前围进气格栅广泛应运与汽车上,主要安装在汽车头部,用于汽车发动机散热和换气,其形状一般和车头一样,具有一定的弧度。
现有汽车前围进气格栅的制造工艺一般先将汽车前进气格栅分成两部分制造,一部分成型后镀硬铬,形成镜面的视觉效果;另一部分成型后喷漆,形成深黑漆件;最后将黑漆件固定在镀硬铬后的镜面层上,完成汽车前进气格栅的制造。其中,通常汽车前围进气格栅零件在喷漆时需通过喷涂装置将汽车格栅支撑在工作台面上进行喷涂。
现有喷涂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矩形框架底座11,在矩形框架底座11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上支撑横杆12、连接杆13和下支撑横杆14,在上支撑横杆12和下支撑横杆14上设置有两组支撑装置15;在矩形框架底座11上表面还设置有两平行且与支撑横杆垂直的定位支撑杆16,所述各定位支撑杆16的穿过支撑装置15设置,且定位支撑杆16端部设置于矩形框架座11的外部;但是采用该喷涂装置喷涂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汽车格栅具有一定的弧度,汽车格栅大部分位于支撑装置的上表面,还有小部分汽车格栅位于支撑装置的侧边,则倾斜设置于喷涂装置上方的喷枪,则无法喷涂至位于支撑装置侧边的汽车格栅,不能对汽车格栅进行均匀喷漆,会出现橘皮现象,影响产品的喷漆质量;此外,该喷涂装置上只能放置两个汽车上格栅或两个汽车下格栅进行同时喷涂,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可对汽车格栅均匀喷漆,进一步提高产品喷漆质量的汽车上、下格栅组合表面处理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可对汽车格栅均匀喷漆,进一步提高产品喷漆质量的汽车上、下格栅组合表面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上、下格栅组合表面处理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检查汽车上、下格栅外观是否有卡脚断裂,并将检查合格的汽车上、下格栅进行除尘处理;
步骤2:选用喷涂治具:所述喷涂治具包括矩形框架底座,在矩形框架底座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且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的一端均伸出矩形框架底座设置;所述矩形框架底座的左框架上表面设置有两端伸出矩形框架底座的定位支撑杆,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相对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杆;
在定位支撑杆与上支撑横杆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定位支撑杆与下支撑横杆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在上支撑横杆相对侧面的连接支撑杆上表面设置有上汽车下格栅支撑组件,在下支撑横杆相对侧面的连接支撑杆上表面设置有下汽车下格栅支撑组件;在右侧端部的上支撑横杆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在右侧端部的下支撑横杆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
所述第一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与第一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结构相同,且第一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与第一下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上汽车上格栅支撑组件包括垂直设置于上支撑横杆上表面的直角梯形支撑架,且直角梯形支撑架的直角边位于定位支撑横杆上;所述直角梯形支撑架上端面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靠近设置,且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的高度相同,第三定位柱的高度低于第二定位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康汽车零部件如皋有限公司,未经延康汽车零部件如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