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装卸钢筋运输车及装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4342.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田建华;王守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54 | 分类号: | B60P1/54;B60P3/4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卸 钢筋 运输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装卸钢筋运输车及装卸方法,包括载重车(1);载重车一侧的车厢板(2)上设有前固定液压缸(3)和后固定液压缸(4);载重车另一侧的车厢板上设有前活动液压缸(5)和后活动液压缸(6);前固定液压缸的升降杆(14)经前主梁(7)与后活动液压缸的升降杆铰接;后固定液压缸的升降杆经后主梁(8)与前活动液压缸的升降杆铰接;前主梁和后主梁上均设有移动小车(9);移动小车上设有卷扬机(10)。本发明采用自装卸钢筋运输车,有效提高了钢筋装卸效率,降低了钢筋装卸成本。钢筋装卸过程可实现遥控操作,根据现场情况实时操作,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本发明结构简单,运输过程中不超宽超高。符合道路运输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装卸钢筋运输车及装卸方法,属于自装卸专用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基本建筑施工时,需要大量的钢筋运输。现有技术采用普通车辆运输,在进行钢筋装卸作业时,需要吊车配合。装卸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装卸钢筋运输车及装卸方法,以在进行钢筋装卸作业时,无需吊车配合即可完成装卸作业,从而降低装卸成本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自装卸钢筋运输车,包括载重车;载重车一侧的车厢板上设有前固定液压缸和后固定液压缸;载重车另一侧的车厢板上设有前活动液压缸和后活动液压缸;前固定液压缸的升降杆经前主梁与后活动液压缸的升降杆铰接;后固定液压缸的升降杆经后主梁与前活动液压缸的升降杆铰接;前主梁和后主梁上均设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设有卷扬机。
前述自装卸钢筋运输车中,所述前固定液压缸、后固定液压缸、前活动液压缸和后活动液压缸均为双向伸缩杆结构;下端伸缩杆为支撑杆,支撑杆底端设有托盘;上端伸缩杆为升降杆,升降杆与前主梁或后主梁连接。
前述自装卸钢筋运输车中,所述前主梁和后主梁均为工字钢构件;移动小车上设有两排滚轮,一排滚轮位于工字钢腹板左侧,另一排滚轮位于工字钢腹板右侧,并与工字钢下翼板顶面滚动连接。
前述自装卸钢筋运输车中,所述移动小车上的卷扬机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一端设有吊钩。
前述自装卸钢筋运输车中,所述车厢板上设有缺口;前固定液压缸和后固定液压缸安装在载重车同一侧车厢板的缺口内;前固定液压缸和后固定液压缸均与载重车底盘固定连接;前活动液压缸和后活动液压缸位于载重车另一侧车厢板的缺口内。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上述自装卸钢筋运输车的装卸方法为,该方法包括行走状态和工作状态;行走状态时,前主梁和后主梁一高一矮交叉收缩成剪刀状位于载重车的车厢顶部;前主梁和后主梁两端的前固定液压缸、后固定液压缸、前活动液压缸和后活动液压缸均收缩至极限状态位于载重车的缺口内;工作状态时,前固定液压缸逆时针水平旋转,后固定液压缸顺时针水平旋转;通过前主梁和后主梁带动前活动液压缸和后活动液压缸离开车厢板的缺口向载重车另一侧伸出,当前主梁和后主梁与载重车车厢垂直时,停止水平旋转;启动前固定液压缸、后固定液压缸、前活动液压缸和后活动液压缸使支撑杆稳定的支撑在地面,同时使升降杆升高,在载重车上方形成一对平行的龙门吊;然后通过前主梁和后主梁上的移动小车和移动小车上的卷扬机实现钢筋的装卸。
前述装卸方法中,所述载重车自带液压泵和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前主梁和后主梁的收缩和伸开;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移动小车和卷扬机的同步运行或单独运行。
前述装卸方法中,所述控制系统与遥控器无线连接,通过遥控器现场完成钢筋的装卸作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自装卸钢筋运输车,采用一台车即可完成钢筋的装车和卸车作业。有效提高了钢筋装卸效率,降低了钢筋装卸成本。钢筋装卸过程可实现遥控操作,根据现场情况实时操作,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本发明结构简单,运输过程中龙门吊处于收缩状态,不超宽超高。符合道路运输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4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