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泊沙康唑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7562.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4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范敏华;魏国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普利药业有限公司;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496;A61K47/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泊沙康唑干混悬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尤其涉及泊沙康唑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泊沙康唑干混悬剂,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组分:泊沙康唑3%~10%、稀释剂75%~90%、粘合剂1%~5%、助悬剂0.1%~1%、二氧化硅3%~20%、助流剂0.1%~1%,泊沙康唑与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0.5~2。本发明泊沙康唑干混悬剂采用均质分散沉积法,在PEG400介质中加入二氧化硅进行高速均质,使二氧化硅沉积在药物表面,利用二氧化硅的亲水性增加药物的亲水性,提高溶解度,进而提高药物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尤其涉及泊沙康唑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泊沙康唑是一种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 14α-去甲基化酶造成14α-去甲基甾醇等的累积,抑制角麦甾醇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的作用。泊沙康唑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主要用于难治性疾病或其他药物耐药引起的真菌感染,如曲霉病、镰刀菌病和接合菌病。泊沙康唑的溶解性受PH影响较大,在胃酸性环境中溶解度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肠道环境中溶解度很小,而肠道则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这是泊沙康唑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低且个体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泊沙康唑在肠道中的溶解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肠道内溶解度高、生物利用度高的泊沙康唑干混悬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泊沙康唑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泊沙康唑干混悬剂,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组分:泊沙康唑3%~10%、稀释剂75%~90%、粘合剂1%~5%、助悬剂0.1%~1%、二氧化硅3%~20%、助流剂0.1%~1%,泊沙康唑与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0.5~2。
所述的泊沙康唑与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1。
所述的泊沙康唑与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2。
所述的稀释剂是甘露醇。
本发明还公开了泊沙康唑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PI-二氧化硅颗粒制备:将PEG400介质加热至100℃,加入泊沙康唑原料和二氧化硅颗粒以及部分粘合剂,进行高速均质,使二氧化硅沉积于药物表面,然后过滤,干燥至水分低于2.0%;
(2)预混合:将上述API-二氧化硅颗粒、稀释剂和剩余粘合剂于高剪切湿法制粒机中预混5min;
(3)湿法制粒;
(4)湿整粒;
(5)干燥;
(6)干整粒;
(7)混合:将干整粒颗粒、助悬剂、助流剂置于混合桶内混合均匀后灌装即得。
本发明泊沙康唑干混悬剂采用均质分散沉积法,在PEG400介质中加入二氧化硅进行高速均质,使二氧化硅沉积在药物表面,利用二氧化硅的亲水性增加药物的亲水性,提高溶解度,进而提高药物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采用二氧化硅沉积法(泊沙康唑:二氧化硅1:0.5)
采用如下物料:
制备过程:
(1)API-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将PEG400介质加热到100℃,加入泊沙康唑原料、一部分聚维酮、二氧化硅进行高速均质分散,使二氧化硅沉积在药物表面;然后过滤,干燥至水分低于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普利药业有限公司;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普利药业有限公司;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芯涂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