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LNG供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7737.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岗;孟林昆;罗峰;王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4 | 分类号: | F17C13/04;F17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供给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LNG供给系统,包括气瓶内胆、与气瓶内胆连接的气瓶分配器、集成阀门系统,集成阀门系统通过气瓶内胆与气瓶分配器直接连接,集成阀门系统为手控集成阀门系统、第一电控集成阀门系统和第二集成阀门电控系统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解决了LNG气瓶瓶口阀门和管路多,装配效率低,泄漏风险高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NG气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LNG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LNG气瓶瓶口阀门出液截止阀、过流阀、加液单向阀、放空截止阀、经济阀、主安全阀、副安全阀、压力表等,各个阀门按功能不同通过钢管和接头连接后,在瓶口呈十字交叉线结构。气瓶瓶口阀门因数量多,连接接头多,导致装配效率低。因连接接头多,致使泄漏隐患点多,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LNG气瓶瓶口阀门和管路多,装配效率低,泄漏风险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LNG供给系统,包括气瓶内胆、与气瓶内胆连接的气瓶分配器、集成阀门系统,所述集成阀门系统包括内胆加液接口、内胆供液接口和内胆气相接口,所述内胆加液接口和内胆气相接口与气瓶内胆的气相空间连接,所述内胆出液接口与气瓶内胆的液相空间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集成阀门系统为手控集成阀门系统、第一电控集成阀门系统和第二集成阀门电控系统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手控系统包括与内胆供液接口连接的供液接口、与内胆加液接口连接的加液接口、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接口、主安全阀和回气/放空截止阀;
所述供液接口至内胆供液接口之间依次设有过流阀、供液截止阀和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降压调节阀出口连接,所述降压调节阀入口和内胆气相接口连接;
所述内胆气相接口分别与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接口、主安全阀、回气/放空截止阀连接,所述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接口、主安全阀、降压调压阀、和回气/放空截止阀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回气/放空截止阀的一端与增压回气/出液回气和放空接口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电控系统包括与内胆供液接口连接的供液接口、与内胆加液接口连接的加液接口、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接口、主安全阀和回气/放空截止阀;所述供液接口至内胆供液接口之间依次设有过流阀、供液电磁阀、供液截止阀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和降压调节阀出口连接,所述降压调节阀的入口和内胆气相接口连接;所述内胆气相接口分别与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接口、主安全阀、回气/放空截止阀连接,其中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接口、主安全阀、降压调压阀、回气/放空截止阀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回气/放空截止阀和增压回气/出液回气和放空接口连接,所述回气/放空截止阀和增压回气/出液回气和放空接口之间依次设有增压回气电磁阀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加液回气/放空接口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电控系统包括与内胆供液接口连接的供液接口、与内胆加液接口连接的加液接口、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接口、主安全阀和回气/放空截止阀;所述内胆供液接口至供液接口之间依次设有供液截止阀、供液电磁阀和过流阀,所述内胆供液接口和供液截止阀之间设有第四接口;所述内胆气相接口分别与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接口、主安全阀、回气/放空截止阀、组合阀连接,所述组合阀一端与回气/放空截止阀连接,一端与增压回气接口连接,一端与第四接口连接,其中在组合阀与放空截止阀连接通道中设有第五接口,所述第五接口与加液回气/放空接口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内胆加液接口至加液接口之间设有加液单向阀,内胆加液接口和加液单向阀之间设有第六接口和第七接口,所述第六接口和液量传感器线缆接口连接,所述第七接口与副安全阀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主安全阀、副安全阀在阀体内部通道内有气封。
优选的是:所述截止阀的手轮和电磁阀线圈设置在阀体上方或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