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GA规则的自动化建筑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8929.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唐浩;杨刚;朱安超;陈添;杨标;毛磊;曹云成;毛旭;沈胜男;蒋茸茸;刘凯旋;杨波;陈章林;王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欧比特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ga 规则 自动化 建筑 模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GA规则的自动化建筑模型,包括以下步骤:城市建设规划数据;采集城市范围高清遥感影像、DEM数据;将线划数据转为GIS中的矢量数据;基于带有空间参考的影像配准线划矢量数据;利用CGA规则对真实GIS矢量进行建筑白模拉伸、道路初步符号化;对建筑、交通模型进行分类抽象;编写不同抽象分类的CGA规则,针对相同类型模型应用同一规则,生成模型;通过CGA规则基于真实GIS数据,对城市建筑、轨道交通等场景三维重建,可有效生成具有前所未有的细节水平的大规模城市模型,CGA规则具有可复用、批量生成等优势;可有效生成具有前所未有的细节水平的大规模城市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于真实GIS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GA规则的自动化建筑模型。
背景技术
CGA规则语法是用于建筑模型建模的一种规则语法,可生成具有高视觉质量和几何细节的建筑模型
现有技术无法基于真实的GIS数据,为数字城市、城市规划、交通等行业快速、自动化构建大范围场景下的城市建筑模型、轨道交通模型等问题。
传统的3D建模首先无法基于真实的空间数据、无法与真实的地理信息结合;其次基于构建的建模方法不适用于大规模场景下的城市三维模型生成;且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
现有技术通过大量人机交互,以纯手工的方式进行建模,无法有效生成细节水平高的大规模城市模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针对规模大的城市生成细节水平高的基于CGA规则的自动化建筑模型。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CGA规则的自动化建筑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城市建设规划数据;
步骤2,采集城市范围高清遥感影像、DEM数据;
步骤3,将线划数据转为GIS中的矢量数据;
步骤4,基于带有空间参考的影像配准线划矢量数据;
步骤5,利用CGA规则对真实GIS矢量进行建筑白模拉伸、道路初步符号化;
步骤6,对建筑、交通模型进行分类抽象;
步骤7,编写不同抽象分类的CGA规则,针对相同类型模型应用同一规则,生成模型。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城市建设规划数据包含城市规划基础数据、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城乡用地数据和城市规划图件及专题数据。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线划数据转为GIS中的矢量数据具体步骤为:
步骤1,空间数据转换处理系统FME加载线划数据;
步骤2,分别设置读模块为线划数据、写模块为GIS系统中能使用的矢量数据,Shpefile或KML;
步骤3,使用转换器AttributeExposer暴露线划数据属性——如用地类型商用地、政府用地、学校用地等属性;
步骤4,使用StringReplacer转换器替换掉多余的字符串;
步骤5,将读模块与AttributeExposer、StringReplacer连接,并输出到写模块;
步骤6,运行整个转换工程,输出结果,得到矢量的线划数据。
具体地,所述步骤4中实现影像配准线划矢量数据的具体为:在GIS系统中加载矢量线划数据与同一地区的遥感影像数据;同地理配准工具,在矢量线划数据与影像上选择同名点,如道路交叉点、标志性建筑角点和道路与建筑的拐点;手动更新整个地理配准工作;即可将矢量线划数据与影像配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欧比特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阳欧比特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8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