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制备功能性同源纳米组合物的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3401.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47/42;A61K47/36;A23L33/125;A23L33/185;A23P1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制备 功能 同源 纳米 组合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一种同步制备功能性同源纳米组合物的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取脱脂干燥的薏苡粉,经筛网过滤后,加入蒸馏水酶解,加入无水乙醇搅拌离心,收集上清液即薏苡仁醇溶蛋白A溶液和沉淀;(2)在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升温,提取后分离,得到薏苡仁多糖B溶液;(3)降温,将A溶液滴加到B溶液中,搅拌后离心获得薏苡仁醇溶蛋白‑多糖纳米组合物C溶液。本发明通过同步制备天然活性物,将超临界CO2提取薏苡仁酯的废弃物薏苡粉作为原料,将其中的醇溶性蛋白和多糖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极大地提高了天然产物利用率与附加值,实现对不稳定营养素的包封作用,包封率可达到4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制备功能性同源纳米组合物的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微粒制剂一直是药剂学、食品工业研究的一个热点,利用纳米颗粒荷载活性物质具有稳定界面性,天然蛋白易于代谢是作为食品、药品载体的理想材料。可食性或全降解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原料是食品、药品载体的理想材料。
谷物醇溶蛋白是天然生物高分子,具有独特的自组装特性,是荷载食品功能组分的良好载体,与动物醇溶蛋白相比,谷物醇溶蛋白来源广泛,不易被病毒或朊病毒污染,同时又具有生物活性,更有利于开发成为新一代纳米载体。多糖是亲水性聚合物,通过蛋白-多糖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提高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界面性质。但在现有技术中将一些功能性醇溶性蛋白、多糖等功能因子当作废弃物处理,造成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同步制备功能性同源纳米组合物的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脱脂薏苡粉为原料,采用同步制备技术保留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获得分散相平均粒径500-2000µm的薏苡仁醇溶蛋白-多糖纳米组合物C溶液。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产品一方面具有缓释递送作用,另一方面可作为食品级纳米运载体应用于药物载体和食品功能配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脱脂干燥的薏苡粉,经筛网过滤后,加入蒸馏水溶解,调节PH 3-7,加入淀粉酶,调节温度,进行超声辅助萃取酶解,加入无水乙醇,磁力搅拌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即薏苡仁醇溶蛋白A溶液和沉淀;
(2)在步骤(1)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升高温度至95℃,进行提取后分离,得到薏苡仁多糖B溶液;
(3)降低温度,将步骤(1)获得的薏苡仁醇溶蛋白A溶液逐步滴加到薏苡仁多糖B溶液中,磁力搅拌后离心分离,获得薏苡仁醇溶蛋白-多糖纳米组合物C溶液。
所述的一种同步制备功能性同源纳米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酶解条件为:淀粉酶加入量0.5-5%,酶解温度45-60℃,酶解时间60-120min,超声功率500-1000W,搅拌条件为:搅拌转速500-1000rpm,搅拌时间2-4h,离心转速为5000-10000rpm。
所述的一种同步制备功能性同源纳米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筛网为40-100目,蒸馏水加入量与薏苡粉的质量比为5-20:1,无水乙醇加入量与蒸馏水体积比为2-1:1。
所述的一种同步制备功能性同源纳米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60-120min,蒸馏水加入量与沉淀质量比为10-20:1。
所述的一种同步制备功能性同源纳米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降低温度至45-70℃,滴加速度1-5ml/min,搅拌条件为:搅拌转速500-2000rpm,搅拌时间1-2h,离心转速1000-30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3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