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GBT门极推挽驱动电路、方法及IGBT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5063.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0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骆鹏;邹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3K19/018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汇远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1 | 代理人: | 李雪鹃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gbt 门极推挽 驱动 电路 方法 | ||
1.一种IGBT门极推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驱动芯片、推挽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推挽驱动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推挽驱动模块提供驱动信号;
所述推挽驱动模块与IGBT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进行处理输出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以驱动所述IGBT导通或关断;
所述推挽驱动模块还用于在所述IGBT导通或关断进入稳态使所述驱动电流变为零之后不产生压降,使所述驱动电压与设计电压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挽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
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提供驱动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或关断;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IGBT连接,用于在第一开关模块导通、第二开关模块关断时输出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以控制所述IGBT导通;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IGBT连接,用于在第二开关模块导通、第一开关模块关断时输出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以控制所述IGBT关断;
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之间,用于在所述IGBT导通进入稳态使所述驱动电流变为零之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不产生压降,使所述驱动电压与设计电压相等,或,
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之间,用于在所述IGBT关断进入稳态使所述驱动电流变为零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不产生压降,使所述驱动电压与设计电压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源、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电源、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均为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接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负极接地,第一开关管的基极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发射极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接地、负极接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开关管的基极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发射极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
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
IGBT的栅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源、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电源、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均为MOS管;
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接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负极接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源极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接地、负极接第二开关管的漏极,第二开关管的栅极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源极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
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
IGBT的栅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一端与所述IGBT的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由电源芯片提供,所述电源芯片还用于给所述驱动芯片供电使所述驱动芯片向所述推挽驱动模块提供驱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为正电压、低电平为负电压的方波。
8.一种IGBT门极推挽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驱动芯片向推挽驱动模块提供驱动信号;
推挽驱动模块根据所述驱动信号进行处理输出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以驱动IGBT导通或关断;
推挽驱动模块在所述IGBT导通或关断进入稳态使所述驱动电流变为零之后不产生压降,使所述驱动电压与设计电压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50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