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8516.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亮;黄明达;谭卫卫;郑桂鑫;苏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1/52;H01Q3/34;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蔡晓军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馈电 校准 网络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该馈电校准网络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及移相器;第一电路板包括基板、第一接地层、第二接地层以及校准网络电路层,第一接地层设置于基板的一面,第二接地层与第一接地层相对设置,校准网络电路层夹设于基板中;移相器包括壳体及第二电路板;壳体包括条形槽、以及金属层,壳体固设于第一接地层,使得条形槽与第一接地层形成容置腔;第二电路板固设于所容置腔内,且第二电路板设有与校准网络电路层馈电连接的移相电路层,移相电路层与第一接地层及第二接地层绝缘设置。该馈电校准网络装置能减少装配零件,且与传统技术相比能够减轻重量。该天线采用了该馈电校准网络装置,有利于小型化及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天线技术发展,小型化天线已成为天线的发展趋势。移相器、校准网络板网络是基站天线的核心元件。
目前,现有的移相器和校准网络板均采用分体设计,网络移相器需与校准网络板的通过电缆进行连接。而随着天线中集成的辐射单元数量越来越多,此方式会造成零件过多、焊点过多,不利于天线的小型化、轻量化。。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该馈电校准网络装置能减少装配零件,且与传统技术相比能够实现集成、小型化设计并。该天线采用了该馈电校准网络装置,有利于小型化及轻量化。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馈电校准网络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及移相器;第一电路板包括基板、第一接地层、第二接地层以及校准网络电路层,第一接地层设置于基板的一面,第二接地层与第一接地层相对设置,且设置于基板的另一面,校准网络电路层夹设于基板中;移相器包括壳体及第二电路板;壳体包括条形槽、以及至少设置于条形槽的两侧的金属层,壳体固设于第一接地层,使得条形槽与第一接地层形成容置腔,且金属层与第一接地层电连接;第二电路板固设于所容置腔内,且第二电路板设有与校准网络电路层馈电连接的移相电路层,移相电路层与第一接地层及第二接地层绝缘设置。
上述馈电校准网络装置使用时,利用第一电路板形成第一接地层及第二接地层、并将校准网络电路层集成到基板上来;再将壳体固设于第一接地层,使得条形槽与第一接地层形成收容移相电路层的容置腔,获得移相器壳体,第二电路板设置于容置腔内,并使得移相电路层与校准网络电路层电连接。如此,实现了移相器和校准网络一体化设计,且移相器和校准网络都采用带状线并共地,具备良好的屏蔽性能且互不干扰,能极大的提升电气性能,同时无需利用电缆来实现校准网络电路层与移相电路层的馈电,减少了装配零件,有利于减小天线馈电装置的整体体积及重量。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相器还包括第一功分器,第一功分器设于第一接地层与第二接地层之间,校准网络电路层通过第一功分器与移相电路层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校准网络电路层包括第二功分器和耦合器,耦合器包括耦合主路和耦合支路,耦合器包括耦合主路和耦合支路,耦合主路与第一功分器相连,耦合支路与第二功分器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设有凸出设置的第一馈电体,第一馈电体与移相电路层电连接,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馈电体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一功分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馈电体包括第一插脚、以及设置于第一插脚上的第一焊盘,第一插脚与第一连接孔插接配合,第一焊盘与第一功分器焊接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功分器的输出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移相电路层连接;第二支路用于连接另一移相器的移相电路层,或者第二支路用于连接辐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曳绞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性聚氨酯涂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