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升芝麻香油得率的高效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0637.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珍珍;张艳;史海明;张余权;姜元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04;A23D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芝麻 香油 高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升芝麻香油得率的高效制备方法。所述香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烘炒芝麻进行压榨处理,得到芝麻油和芝麻粕;将所述芝麻油和所述芝麻粕混合,得到混合产物;利用水对所述混合产物进行处理,得到含香油的处理产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香油的出油率高,风味与小磨香油无差异,且相比于传统小磨香油工艺,能有效提高产能。并且其原材料易于获取,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油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香油的物料和油脂组合物,属于调味油的制备加工和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芝麻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芝麻素、甾醇、芝麻酚、卵磷脂等,其种子含油量很高。芝麻生产出的芝麻油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和油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清除血管壁上的沉积物,调节胆固醇,防止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的发生,因此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因此,芝麻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植物油。
目前,制备芝麻油的常用方法一般有压榨法、水代法、溶剂浸提法。压榨法制备小磨香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选料、炒籽、冷却、压榨、沉淀过滤、包装。水代法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筛选、水洗、炒料、杨烟吹净、磨籽、兑浆搅油、震荡分油工序,得到小磨芝麻油。溶剂浸提制取芝麻油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其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选料、炒籽、冷却、压榨、溶剂浸出、沉淀过滤、包装。
然而,不同加工工艺制取的芝麻油其香气质量有明显的差别,采用水代法制取的小磨香油的香味更加纯正、浓郁;溶剂浸提制取的芝麻油具有显著的芝麻油香味,但是其香气质量明显不如小磨香油。小磨香油因香气扑鼻、香味浓郁诱人而得名,而且小磨香油有它独特的医疗保健之功效。
水代法制备的小磨香油在我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水代法是利用芝麻中的非油成分对油和水的亲和力不同以及油水之间的比重不同,将油与亲水性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分开,从而得到小磨香油,水代法制备小磨香油的最大优点就是制出的芝麻油香味浓郁,品质极佳,而且投资少,设备简单,操作便捷易学,所以手工作坊中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但是水代法制备小磨香油也存在着不少缺点,例如油的出油率低,最高也仅达到47%-48%;榨油过程中比较消耗体力,多为间歇式生产,不能大批量进行;其中研磨工艺中,石磨的清洗十分复杂;麻渣含水量很高,一般在65%-70%之间,既造成蛋白质的浪费,又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引用文献1公开了一种高得率、高品质水代法制取传统小磨香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芝麻油浆收集保证品质,第二步、芝麻油浆混合,第三步、芝麻油浆混合液“晃油”及“起油”,第四步、芝麻油粗品集油器分离,第五步、芝麻油半成品串联式强制过滤,第六步、品小磨香油惰性气体保护性贮存灌装时瓶中充入高纯度氮气外。
引用文献2公开了一种小磨香油的制备方法,包括水洗、炒制、筛选,研磨、兑浆搅拌、振动、深礅、精滤。
引用文献3公开了一种小磨香油的压榨流程,其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2)水漂洗,(3)烘焙,(4)冷却除杂,(5)磨浆,(6)搅拌,(7)墩油,(8)沉淀,(9)过滤,(10)入罐封装。
引用文献4公开了一种石磨芝麻油的生产工艺,采用全自动石磨生产线进行生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除杂、清洗、炒制、磨浆、原油制备、冷却沉淀、罐装等步骤。
引用文献5公开了一种芝麻香油的制作工艺,包括芝麻筛选、人工翻炒、研磨、水代法礅油、撇油的工序。
上述引用文献的制备工艺均或多或少的存在制备工艺复杂,芝麻油的含油率低,产能低,体力消耗大,无法大批量进行,麻渣含水量高,造成蛋白质的浪费,又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等缺陷。因此,研究风味优异以及出油率高,产能低,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与传统小磨香油风味相当的制备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1:CN105670788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0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画面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供体试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