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0766.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9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肖明康;陆科;吴志红;张幸福;李亦舟;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1/14 | 分类号: | H02P21/14;H02P21/18;H02P21/20;H02P6/34;H02P25/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迪怡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0 永磁 同步电机 硬件 实时 仿真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不少于两个仿真周期;其中,每个仿真周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仿真周期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中逆变器六个桥臂的导通状态和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六相的相电流方向信息;在桥臂状态信息表中查询当前仿真周期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六相的相电压;将当前仿真周期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六相的相电压依次通过空间矢量解耦变换和派克变换得到当前仿真周期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的d轴电压和q轴电压。本发明有效减少实时仿真情况下将电压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导致的延迟,避免由于计算过程发生失误导致的模型奔溃,提高了硬件仿真模型的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因具有高功率密度、低转矩脉动以及高可靠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而应用硬件在环仿真可以使电机的仿真条件更接近于真实情况,更能正确地对所设计出的控制器性能进行检验和调试,有利于算法的开发,减少现场调试次数。
目前的实时仿真技术为:控制板输入给实时仿真模型六路电压信号,仿真模型通过ADC采样将电压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导致较大的延迟。此外,模型运算过程中需要通过坐标变换将电压从三相静止坐标系转化为旋转坐标系,所进行的浮点乘除法操作需要一定的运算时间,也会造成了一定的延迟。
总而言之,由于受硬件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技术的模型解算时间需要几微秒到几十微秒,这意味着电机实时仿真技术存在着至少几微秒到几十微秒的延时,加上硬件本身的响应延时,可能会导致模型仿真的严重失真。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简单、可靠、实用的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的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方法及系统,用以加快实时仿真速度,提高模型解算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在环实时仿真时,仿真模型对电压模拟信号进行转化时会存在较大的延迟,且在将电压从三相静止坐标系转化为旋转坐标系时,所进行的浮点乘除法操作需要一定的运算时间,也造成了一定的延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方法,包括:不少于两个仿真周期;
其中,每个所述仿真周期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当前仿真周期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中逆变器六个桥臂的导通状态和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六相的相电流方向信息;
根据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中逆变器六个桥臂的导通状态和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六相的相电流方向信息在桥臂状态信息表中查询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六相的相电压;
计算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电角速度,并根据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电角速度计算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角度;基于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角度,将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六相的相电压依次通过空间矢量解耦变换和派克变换得到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的d轴电压和q轴电压;
根据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电角速度以及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的d轴电压和q轴电压计算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的d轴电流和q轴电流,并获取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转矩。
优选地,计算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电角速度,并根据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电角速度计算当前仿真周期所述双Y移30度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角度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07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多功能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3-乙酰巯基-2-甲基丙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