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无人机伴随系统的车辆辅助驾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0770.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4C39/02;B64D47/08;G10L15/22;H04N7/1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无人机 伴随 系统 车辆 辅助 驾驶 | ||
本发明提供基于智能无人机伴随系统的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属于车辆辅助驾驶技术领域。该基于智能无人机伴随系统的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包括无人机、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摄像头、语音采集单元、语音转换单元、第二控制单元、显示单元、第一通信单元、车内电源。本发明中的语音采集单元采集用户的语音命令,语音转换单元将语音命令转换为数字命令,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数字命令控制无人机,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摄像头采集无人机周围第一预设距离内第一预设区域的第一实时图像,第二控制单元接收第一实时图像时控制显示单元显示第一实时图像,无盲点的给予司机车外的实时环境,进行语音操控,这就大大减少了手动操控带来的负担和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辅助驾驶技术领域,涉及基于智能无人机伴随系统的车辆辅助驾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用在汽车上的黑科技也越来越多,这些黑科技却解决不了一个问题,就是人在车里对车外的环境存在着很多盲点,这些盲点会引发了很多的事故,比如:由于盲点的原因很多司机把在车边玩的孩子给碾压、由于盲点的原因司机把车开进没有井盖的下水道口里以及由于盲点的原因汽车在行驶中相互剐蹭的事件也不少等等。为了让车内的司机没有盲点的了解车外环境,很多车场都在做着不同的努力,比如:目前有的汽车采用透明A柱和采用福特的车顶无人机专利等,这些方法都能解决汽车盲点的问题。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透明A柱:1,透明A柱只是解决了车前方的盲点,对于车后面的盲点还是没有解决;2,透明A柱用的延时可能会让司机不能及时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判断和处理;3,透明A柱在汽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是无效的;4,透明A柱在成像的过程中会出现失真的情况;福特的车顶无人机专利:1,福特用车顶无人机加上高清摄像来让司机对车外的环境进行了解,但这需要人在车内进行实时操控无人机来进行实现的,只要离开了人的操控无人机就得停在车顶。也就是说当司机在用无人机了解了环境之后,把无人机停在车顶之后再启动车辆,这个时间段就很有可能在盲点处出现突发事件导致事故的发生;2,福特的车顶无人机必须用人手动来操作,也就是说司机要么操控无人机,要么开车,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无人机作为辅助驾驶的功能。同时,对于复杂的路况不能实现实时的播报和分析。这种无人机的操控也给司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基于智能无人机伴随系统的车辆辅助驾驶系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基于智能无人机伴随系统的车辆辅助驾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智能无人机伴随系统的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包括设置于车辆后备箱或者后挡风玻璃上的无人机、设置于无人机内的第一控制单元、设置于无人机内、用以采集其周围第一预设距离内第一预设区域的第一实时图像的第一摄像头、用以采集用户的语音命令的语音采集单元、用以将语音命令转换为数字命令的语音转换单元、用以控制语音采集单元、语音转换单元的第二控制单元、设置于车辆内的显示单元、用以在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用以给语音采集单元、语音转换单元、第一控制单元、无人机供电的车内电源,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接收数字命令控制无人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接收第一实时图像并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将第一实时图像发送至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接收第一实时图像时控制显示单元显示第一实时图像。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为四轴或者六轴无人机。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内设有用以接收车内电源进线充电的无人机蓄电池和用以检测无人机蓄电池内实时容量的蓄电池容量测试仪。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在蓄电池容量测试仪检测的实时容量小于第一预设容量时控制无人机降低高度,所述第一预设容量为28%-32%。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在蓄电池容量测试仪检测的实时容量大于第二预设容量时控制无人机上升高度,所述第二预设容量为88%~92%。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在蓄电池容量测试仪检测的实时容量小于第一预设容量时控制无人机降低至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距离车辆顶端4~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0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