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挂接驳的叉式摆臂独立悬架倒三轮前双轮可变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223.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吕榕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榕志 |
主分类号: | B62K5/05 | 分类号: | B62K5/05;B62K25/12;B62K25/24;B62K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挂 接驳 叉式摆臂 独立 悬架 三轮 双轮 变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挂接驳的叉式摆臂独立悬架倒三轮前双轮可变形系统。包括连接组件、方向把、左右两边的摆臂及活动架、弹簧、弹簧座、限角定位片、上下三星连接件及转向轴上下三星座、带轴承收紧螺栓总成、减震器、车铃总成和轮胎。上下三星连接件用于叉式摆臂独立悬架中的中轴固定柱与转向轴的上下三星座相连。每组(2支)减震器与叉式摆臂独立悬架中的左右两边活动架的连接方法有两种:方法一是与前轮垂直横置的方式用螺栓固定在活动架的正后方,减震器的另一端把车轮夹在中间连接,方法二是与前轮平行纵置的方法用螺栓固定在活动架的外侧,车轮放在减震器组下端内侧或外侧连接。形成前双轮(内、中、外)放置的三种外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倒三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挂接驳的可左右摇摆能自回正平衡的独立悬架及双前轮有多种不同外形变化的系统。
背景技术
倒三轮(含电动)摩托车是一个较为新型的产品,在复杂地形环境下,平稳安全通过性较二轮为好,特别是转弯轮胎抓地力强于二轮摩托车。倒三轮(含电动)摩托车与四轮摩托车相比则显然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为些,近年来极受民众的喜爱。
例如法国的标致倒三轮摩托车,其转向是通过电动和机械对前轮的控制实现的。但操控性复杂,成本高,不易为一般驾驶员习惯驾驶。国内的吉利倒三轮的双前轮总成是把四轮沙滩车的技术应用到它使用,需要两轮的轮距宽度较大,才能确保车体的稳定性,一般窄小的路面不易通过。
一般倒三轮摩托车中一般采取让左右前双轮减震器来减少路面对车身的冲击,没有车身侧倾自回正平衡装置,通过高低不平路面时安全稳定性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一般倒三轮车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加工成本和简化生产工艺,本人发明提供全机械简单操作的一种产品:外挂接驳的叉式摆臂独立悬架倒三轮前双轮可变形系统。在本系统中加入了一种轴对称图形在中轴线的介入下两边做轴对称运动的一种能回正平衡的小汽车常用的叉式摆臂独立悬架,独立悬架通过连接减震器后和轮胎相连,使倒三轮的左右轮胎平稳运动的同时,在平衡弹簧的作用力下,倒三轮前双轮在车身侧倾的时候更能加大对地面的抓力,安全稳定地快速通过各种高低不平的路面。由于本系统中的叉式摆臂独立悬架不是直接在转向机构上,本人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带主副双轴转向的转向机构用于和独立悬架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后,通过独立悬架与带主副双轴的转向机构相连后,由后轮驱动,方向把操控前平行两轮控制转向,倒三轮摩托车通过高低不平的路面对轮胎的被动作用力和驾驶员对车身方向把的主动作用力下,倒三轮摩托车可垂直于地面或与地面倾斜行驶。倒三轮摩托车在正常行驶中通过路口遇红灯停车时,驾驶员可以不用脚或车身支架去支撑车身平衡,车辆停驶放置时,车身基本与地面垂直状态下车身不用支架支撑而不会倒下。直线行驶时因为有前双轮支撑摩托车而更平稳,在转弯过程中前双轮抓地力更大,可提高转弯速度,安全平稳通过转弯路段。操控时只需通过改变重心的变化即可控制转向的角度和速度。在不改变原型二轮摩托车的长、宽、高及轮胎大小和减震器长短的情况下,本系统适用于所有二轮摩托车改变生产为更安全驾驶的倒三轮摩托车。本技术方案也可适用4轮(含电动)摩托车或4轮轻便机动车和电动倒三轮自行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榕志,未经吕榕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液滴集群载气混合清洗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硬化混凝土初始配合比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