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蔬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5801.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6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冬;代陈胜;成丽丽;陈怀德;刘民宪;侯丽丽;江灼和;刘雨佳;凌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佑细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柯夏荷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饮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蔬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发酵饮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果汁45~50重量份、蔬菜汁25~30重量份、低聚果糖11~14份、乳双歧杆菌1.8~3.6份;果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蓝莓9~12%、柠檬6~8%、李子6.5~7.5%、柳橙10~12%、菠萝6~8%、葡萄柚8~10%、苹果12~14%、梅子5~6.5%、草莓7.5~10%、荔枝3~4%、葡萄6~8%、金桔5~6%和柿子4~5%;蔬菜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香菇18~25%、玉米30~35%、西蓝花28~33%、莲藕10~13%和甜瓜5~7%。本发明果蔬发酵饮品,通过采用多种水果果汁以及蔬菜汁进行科学配比,制备得到的果蔬发酵饮品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蛋白质,将果汁、蔬菜汁的功效得到最好的发挥,通过发酵制备,既能保证了果汁,蔬菜汁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又能发挥出果蔬结合后产生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蔬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果蔬发酵是指果蔬经过打浆后磨成浆液经益生菌发酵后的产品,其营养成分得到保留和细化,并改进果蔬的食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视自身的营养,通过调整饮食来促进自身营养的观念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利用天然果蔬制备的果蔬发酵饮料因其营养保健功能,且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目前市售的果蔬发酵饮品原料单一,且大量使用添加剂,没有营养和保健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果疏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果蔬发酵饮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果汁45~50重量份、蔬菜汁25~30重量份、低聚果糖11~14份、乳双歧杆菌1.8~3.6份;
所述果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蓝莓9~12%、柠檬6~8%、李子6.5~7.5%、柳橙10~12%、菠萝6~8%、葡萄柚8~10%、苹果12~14%、梅子5~6.5%、草莓7.5~10%、荔枝3~4%、葡萄6~8%、金桔5~6%和柿子4~5%;
所述蔬菜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香菇18~25%、玉米30~35%、西蓝花28~33%、莲藕10~13%和甜瓜5~7%。
本发明所述果蔬发酵饮品,通过采用多种水果果汁以及蔬菜汁进行科学的配比,制备得到的果蔬发酵饮品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蛋白质,将果汁、蔬菜汁的功效得到最好的发挥,通过发酵制备,既能保证了果汁,蔬菜汁两种食品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又能发挥出果蔬结合后产生的功效,将二者的营养价值联合起来,生产得到的果蔬发酵饮品口感佳。
作为本发明的果蔬发酵饮品优选实施方式,果蔬发酵饮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果汁47~48.6重量份、蔬菜汁27~30重量份、低聚果糖11.8~12份、乳双歧杆菌1.8~2份。所述的果汁、蔬菜汁选择所述的重量份配比,其综合评价较佳,达到90~94分。
作为本发明的果蔬发酵饮品优选实施方式,果蔬发酵饮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果汁48.6重量份、蔬菜汁27重量份、低聚果糖12份、乳双歧杆菌2份。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在该特定的重量份配比下,其口感、风味达到最佳。
作为本发明的果蔬发酵饮品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果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蓝莓10%、柠檬8%、李子7%、柳橙10%、菠萝8%、葡萄柚10%、苹果12%、梅子6%、草莓7.5%、荔枝3.5%、葡萄7%、金桔6%和柿子5%;
所述蔬菜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香菇25%、玉米30%、西蓝花30%、莲藕10%和甜瓜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佑细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佑细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5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