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具及消火栓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6354.3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3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董宏利;吴汉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禹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52 | 分类号: | E05B65/52;E05B63/14;E05B15/00 |
代理公司: | 44401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志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体组件 锁持杆 锁舌 本实用新型 可伸缩地 钥匙 锁具 高铁隧道 实验验证 锁具安装 消火栓箱 正反旋转 消火栓 持平面 门锁 伸缩 风压 解锁 预设 交通安全 着力点 稳固 行进 列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具,包括锁体组件、锁舌、钥匙及两根锁持杆,锁舌可伸缩地设置于锁体组件的一侧,一根锁持杆可伸缩地设置于锁体组件的顶部,另一根锁持杆可伸缩地设置于锁体组件的底部,钥匙插置于锁体组件上正反旋转预设角度,带动锁舌及两根锁持杆对应伸缩,以实现锁持或解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装有锁具的消火栓箱。本实用新型锁具安装于消火栓的箱门上,通过锁体组件、锁舌、两根锁持杆及钥匙相配合,锁舌及两根锁持杆同时实现锁持,通过三个着力点形成一个稳定的锁持平面,有效提高了锁持的结构强度,在高铁隧道内进行反复多次实验验证,在列车行进时产生的风压对其丝毫不产生破坏作用,箱门锁持稳固,有利于交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火栓箱门锁具,特别涉及一种锁具及消火栓箱。
背景技术
高铁隧道或公路隧道内都需安装消火栓箱,以应对突发交通事故引发的火灾,列车在高速穿过高铁隧道时会产生较大风压,传统的消火栓箱门锁在较大风压作用下会发生反复巨大晃动而松动,使得锁舌脱离锁持,箱门被打开,由于箱门的受力面积大,在风压作用下箱门会因反复摆动磨损而脱离箱体,从而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以满足交通安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具,该锁具锁持稳固,能避免风压的破坏,有利于交通安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锁具,包括锁体组件、锁舌、钥匙及两根锁持杆,锁舌可伸缩地设置于锁体组件的一侧,一根锁持杆可伸缩地设置于锁体组件的顶部,另一根锁持杆可伸缩地设置于锁体组件的底部,钥匙插置于锁体组件上正反旋转预设角度,带动锁舌及两根锁持杆对应伸缩,以实现锁持或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锁体组件包括第一锁体、第二锁体及锁芯齿轮、第一锁体两侧竖直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锁体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锁体两侧竖直开设有与第一滑槽位置对应的第二滑槽,第二锁体中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锁芯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锁体及第二锁体之间,锁芯齿轮两端分别容置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内,每一根锁持杆的连接端设有多个齿牙孔,每一根锁持杆的连接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每一侧的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相对形成的滑槽空间内,锁芯齿轮两侧的齿牙分别与两根锁持杆的齿牙孔相咬合。
进一步地,所述锁体组件还包括限位片,第二锁体的外侧面设有限位槽,限位片可转动预设角度地设置于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体组件还包括锁舌齿轮、固定件及后盖,锁芯齿轮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限位片及锁舌齿轮上的中心孔与固定件配合将锁舌齿轮、限位片及锁芯齿轮轴向固定,锁舌上设有滑动孔,滑动孔的一水平边缘设有与锁舌齿轮相咬合的齿条,后盖上开设有导槽,锁舌滑动设置于导槽内,后盖与第一锁体及第二锁体相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片具有两条平行的水平边缘、两条平行的竖直边缘以及连接于每一水平边缘和每一竖直边缘之间的圆弧边缘,两条水平边缘的间距和两条竖直边缘的间距均与限位槽的间距相当。
进一步地,所述锁芯齿轮的外端固接有与钥匙相配合的锁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体前侧面安装有前盖,前盖与第一锁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每一根锁持杆上安装有导向套。
本实用新型锁具安装于消火栓的箱门上,通过锁体组件、锁舌、两根锁持杆及钥匙相配合,锁舌及两根锁持杆同时实现锁持,通过三个着力点形成一个稳定的锁持平面,有效提高了锁持的结构强度,在高铁隧道内进行反复多次实验验证,在列车行进时产生的风压对其丝毫不产生破坏作用,箱门锁持稳固,有利于交通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禹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禹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6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