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库溢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5525.9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沈智敏;闫毅志;苏志敏;邵维志;刘晓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0 | 分类号: | E02B8/00;E02B8/06;E02B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口 泄洪 本实用新型 壁柱 闸墩 溢洪装置 配水 水库 水利工程领域 竖井 环形溢流堰 输水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 工作层面 井口闸门 喇叭口状 过渡段 顶面 高程 井口 输水 泄水 整合 浇筑 闸门 节约 资金 建设 | ||
1.一种水库溢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进水口闸墩壁柱(1)、井口闸门(2)、环形溢流堰(3)、过渡段(4)、竖井(5)、消力井(6)、退水隧洞(7);
所述的进水口闸墩壁柱(1)等分环形进水口为六等分,且呈弧形施工布置,由上到下使进水口呈喇叭状,进水口每相邻两闸墩壁柱(1)之间垂直布置一扇井口闸门(2),井口闸门(2)可以上下启闭,进水口的6扇井口闸门(2)对称分布且能够单独开启运行或组合开启运行,整个进水口分为两层两个过水工作面,各过水工作面的末端沿漏斗状进水口布置环形溢流堰(3),进水口段与过渡段(4)平滑连接,过渡段(4)以下布置竖井(5)段,竖井(5)末端分别连接消力井(6)和退水隧洞(7),且退水隧洞(7)与消力井(6)上端连通,退水隧洞(7)连接出口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溢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的外壁面为铅垂面,内壁面为平滑的弧形壁面,呈漏斗状;进水口闸墩壁柱(1)两两之间修建闸门,整体形成一个封闭的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库溢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口闸门(2)的高度为进水口高度的1/2~2/3,在进水口布置井口闸门(2)的圆周上,6道井口闸门(2)所控制的有效弧长不小于2/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库溢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口闸门(2)为平面闸门,铅垂布置,闸门的厚度取200mm~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库溢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口闸门(2)布置于进水口底端,每道闸门从闸墩底板处开始布置,井口闸门(2)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布置于闸墩底边由外向内的1/3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库溢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溢流堰(3)布置两处,进水口顶面处的环形溢流堰(3)为完整的一个环形,其次在每扇闸门(2)下游靠近过渡段(4)一侧的末端修建环形溢流堰(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库溢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溢流堰(3)的堰面形状,根据锐缘薄壁环堰的水舌下缘剖面绘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库溢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井(5)和退水隧洞(7)为无压流时,一般要水流充满度不超过75%;当整个泄洪洞为有压流的情况时,竖井(5)直径取过渡段(4)末端断面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库溢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水隧洞(7)宽度大于竖井(5)直径,消力井(6)直径取退水隧洞(7)的宽度,消力井(6)深度取竖井(5)直径的1.0~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55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闸门助力快速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库泄洪输水兼排沙为一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