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增程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4275.3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1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思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1 | 分类号: | F16F15/121;F16F15/30;F16D13/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盘 增程器 扭转减振器 发电机主轴 固定螺栓孔 发动机 渐开线外花键 本实用新型 电动汽车 内花键 盘芯 发动机曲轴 安装空间 传动要求 减振效果 螺栓安装 中心设置 定位销 磨损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增程器装置,包括发动机飞轮盘、扭转减振器、增程器发电机主轴;所述扭转减振器通过定位销安装在发动机飞轮盘上;扭转减振器上设置有盘芯,盘芯中心设置有内花键,内花键与增程器发电机主轴一端的渐开线外花键配合,增程器发电机主轴通过渐开线外花键安装在扭转减振器内;所述发动机飞轮盘上设置有飞轮盘固定螺栓孔,发动机飞轮盘通过飞轮盘固定螺栓孔、飞轮盘固定螺栓孔配合的螺栓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满足传动要求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安装空间,磨损小,减振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增程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增程器系统发电机和发动机之间采用离合器摩擦盘减振器衔接,进行动力传递;常规离合器摩擦盘减振器体积大,占用车体上较大安装空间,减小了乘坐空间,对驾驶体验不利。常规离合器摩擦盘减振器零部件数量多,结构复杂,价格偏高;常规离合器摩擦盘减振器会伴随着离合器摩擦盘同飞轮盘之间磨损,减振效果越来越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满足传动要求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安装空间,磨损小,减振效果好的电动汽车用新型增程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增程器装置,包括发动机飞轮盘、扭转减振器、增程器发电机主轴;所述扭转减振器通过定位销安装在发动机飞轮盘上;扭转减振器上设置有盘芯,盘芯中心设置有内花键,内花键与增程器发电机主轴一端的渐开线外花键配合,增程器发电机主轴通过渐开线外花键安装在扭转减振器内。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飞轮盘上设置有飞轮盘固定螺栓孔,发动机飞轮盘通过飞轮盘固定螺栓孔、飞轮盘固定螺栓孔配合的螺栓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
优选的,所述扭转减振器包括支撑盘、盘毂盘、盘芯和减振盘,所述支撑盘设置在盘毂盘一侧,盘毂盘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减振盘,两个减振盘正对设置;盘毂盘中心设置有盘芯,盘芯夹在两个减振盘之间;支撑盘、盘毂盘、盘芯、减振盘通过定位销固定在发动机飞轮盘一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盘为圆环,支撑盘与盘毂盘外圈配合,支撑盘设置在盘毂盘外圈上。
优选的,所述盘毂盘上设置有安装减振弹簧的安装孔,多个安装孔以盘毂盘中心轴为圆形,按圆形矩阵分布在盘毂盘上;两个盘毂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扭转减振器上。
优选的,所述盘芯外侧设置有阻尼片,阻尼片内安装有预减振弹簧;阻尼片、预减振弹簧均位于两个减振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不增加安装新型增程器系统的空间及成本前提下,取消离合器摩擦盘及一套脚踏板传动机构,不改变发动机飞轮盘结构,直接将扭转减振器固定在发动机飞轮盘上,满足传动要求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安装空间;利用原发动机上的三个定位销初定位,来保证初装同轴度,直接用螺栓固定,占用空间较小,结构上无摩擦盘,无脚踏板传动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整车实现;不容易出现像离合器摩擦盘那样的磨损,减振较好;
扭转减振器上有预减振弹簧和减振弹簧;该装置工作时,扭转力矩首先通传递到支撑盘和盘毂盘上,这时预减振弹簧和减振弹簧被压缩,传给减振盘和盘芯上;传动时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会使盘芯相对于盘毂盘和减振盘往复摆动,借助夹在它们之间的阻尼片的摩擦来消耗增程器系统的振动能量,使扭转振动迅速衰减。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增程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增程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新型增程器装置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思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思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42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防撞击功能的智能终端
- 下一篇:一种双质量飞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