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后减震器缓冲支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7076.4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1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致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8 | 分类号: | B60G1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蔡冬彦 |
地址: | 4000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加强环 减震器连接座 焊接固定 后减震器 焊接翻边 缓冲支架 减重孔 焊接工艺 螺栓连接孔 缓冲保护 加强翻边 让位缺口 使用寿命 竖向设置 地连接 总成本 沉槽 上缘 弯折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后减震器缓冲支架总成,包括减震器连接座,在减震器连接座的上缘固定有安装加强环,安装加强环的外缘具有加强翻边,安装加强环的设置有减重孔,在减重孔周围设置有加强沉槽;在安装加强环上固定有底盘焊接固定板,底盘焊接固定板上具有底盘焊接翻边,在底盘焊接翻边上设置有螺栓连接孔和让位缺口。采用以上结构,安装加强环既能够起到连接减震器连接座和底盘焊接固定板的作用,又能够提高减震器连接座的结构强度,而底盘焊接固定板不仅能够与底盘通过焊接工艺可靠地连接,而且竖向设置的底盘焊接翻边能够发生一定角度的弯折,从而对后减震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提高了后减震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后减震器缓冲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车辆后减震器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后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后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后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目前车辆后减震器一般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底盘上,但是现有的后减震器安装支架通常为一个冲压件,为保证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常常忽略了对后减震器的保护,造成后减震器的使用寿命不够理想,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后减震器安装支架只重视自身结构强度以及同后减震器和底盘的连接可靠性,忽视了对后减震器进行缓冲保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减震器缓冲支架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后减震器缓冲支架总成,包括减震器连接座,该减震器连接座为上部敞口的碗状结构,在所述减震器连接座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减震器连接孔,其要点在于:在所述减震器连接座的上缘固定有安装加强环,该安装加强环的外缘向下弯折形成加强翻边,所述安装加强环的中部设置有减重孔,在该减重孔周围设置有加强沉槽;
在所述安装加强环上固定有底盘焊接固定板,该底盘焊接固定板包覆在安装加强环一侧外缘,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底盘焊接翻边,在该底盘焊接翻边上设置有螺栓连接孔和让位缺口,所述螺栓连接孔位于加强翻边的外侧,所述让位缺口自底盘焊接翻边的上缘向下延伸。
采用以上结构,减震器连接座通过减震器连接孔与后减震器连接,底盘焊接固定板通过底盘焊接翻边与底盘固定连接,安装加强环位于减震器连接座和底盘焊接固定板之间,既能够起到连接减震器连接座和底盘焊接固定板的作用,又能够提高减震器连接座的结构强度,而底盘焊接固定板不仅能够与底盘通过焊接工艺可靠地连接,而且竖向设置的底盘焊接翻边能够发生一定角度的弯折,从而对后减震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提高了后减震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在所述底盘焊接翻边上设置有条形定位槽,该条形定位槽自底盘焊接翻边的上缘向下延伸。采用以上结构,以便于在与底盘连接时快速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焊接固定板包括焊接固定在安装加强环上的加强环连接部以及设置在加强环连接部和底盘焊接翻边之间、用于支撑底盘焊接翻边的中间凸出部,所述加强环连接部包覆安装加强环的一半区域。采用以上结构,既保证了与安装加强环连接的可靠性,而且能够有效地支撑底盘焊接翻边。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沉槽靠近减重孔的一侧边缘向上翘起形成加强凸缘。采用以上结构,提高安装加强环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在所述减震器连接座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该定位孔位于减震器连接孔的一侧。采用以上结构,以便于在与后减震器连接时快速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连接座的上缘向外翻折形成焊接固定翻边,所述安装加强环通过焊接工艺固定在焊接固定翻边上。采用以上结构,提高减震器连接座与安装加强环连接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致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新致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7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关节式底盘结构
- 下一篇:车体主动升降平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