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ray盘不停机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1416.0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昌国栋;吴雄业;陈少虎;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赢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料位 空盘回收机构 上料机构 移载机构 下料 机台 下料机构 不停机 空盘 满料 本实用新型 上下料装置 回收 上下料 多盘 上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ray盘不停机上下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机台(1),以及均设置在机台(1)的台面上的上料机构(2)、移载机构(3)、下料机构(4)和空盘回收机构(5);所述移载机构(3)设置位于所述上料机构(2)和空盘回收机构(5)之间;所述移载机构(3)上设置有取料位(31);所述上料机构(2)用于将满料Tray盘上料至所述取料位(31)上,所述下料机构(4)用于对取料位(31)上的满料Tray盘上的产品下料;所述空盘回收机构(5)用于将位于所述取料位(31)上的被下料的Tray空盘进行回收。该装置能实现Tray盘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多盘连续上下料,同时可对下料后的Tray空盘进行整理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ray盘上下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ray盘不停机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Tray盘盛放薄材物料,以提供准确的下料定位,提高生产下料。采用Tray盘盛放薄材物料进行物料的上下料时,通常是通过Tray盘上下料机将满料的Tray盘直接进行上料。
然而,目前行业中的Tray盘上下料机只能实现单个Tray盘上下料。单个Tray盘上下料时,人工上下料操作频率过高,需要人工不停的更换Tray盘。而更换Tray盘时,需要停机等待,大大增加了上料所需的时间。同时,对于Tray空盘没有整理回收功能,需要增加人工进行整理,不利于自动化流水线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了一种Tray盘不停机上下料装置。该Tray盘不停机上下料装置能实现Tray盘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连续上下料,并且可实现多盘同时上料,下料时定盘抓取物料,同时可对下料后的Tray空盘进行整理回收,有效提高Tray盘的上下料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自动化流水线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Tray盘不停机上下料装置,包括机台,以及均设置在所述机台的台面上的上料机构、移载机构、下料机构和空盘回收机构;所述移载机构设置位于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空盘回收机构之间;所述移载机构上设置有取料位;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满料Tray盘上料至所述取料位上,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对所述取料位上的满料Tray盘上的产品下料;所述空盘回收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取料位上的被下料的Tray空盘进行回收。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Tray盘输送导轨、第一Tray盘输送架、第一同步带输送模组、第一升降模组以及第一横移滑组;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架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导轨上;所述第一同步带输送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架在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导轨上滑动;
所述第一升降模组位于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导轨的一端侧,在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架经所述第一同步带输送模组驱动滑动输送至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导轨的靠近所述第一升降模组的一端时,所述第一升降模组承载并顶升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架上的满料Tray盘以供所述第一横移滑组承载转移;
所述第一横移滑组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模组与所述取料位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升降模组顶升的满料Tray盘转移至所述取料位上。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同步带输送模组包括第一皮带及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皮带的一端通过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另一端套设在固定安装的从动皮带轮上;所述第一皮带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导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架与所述第一皮带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传动驱动所述第一皮带转动,可使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架沿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模组上滑动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导轨衔接的第一Tray盘托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Tray盘输送架上的满料Tray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赢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赢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1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3D视觉及机器人抓手的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路板印刷机的送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