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身止口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9712.5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1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王文建;谢元宁;崔鹏;王磊;刘勇;侯春娥;乔洪杰;苏延来;于强;张贵君;李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帅 |
主分类号: | B21D1/12 | 分类号: | B21D1/12;B21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锤头 振动机构 锤座 止口 气动振动机构 汽车车身 修复装置 修复 本实用新型 伸缩杆端部 新型机构 连接杆 平直度 侧壁 锤击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止口修复装置,包括振动机构本体、锤头、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的两个侧壁分别设为连接块、锤座,所述连接块固定设在振动机构本体的往复运动结构一端,所述振动机构本体的往复运动结构端内的伸缩杆端部通过连接杆与锤头固定在一起,所述锤头设置在连接块与锤座之间。本申请中采用锤头、锤座、连接块组成的新型机构连接在气动振动机构的本体上,由气动振动机构提供的往复运动加持在锤头上,利用锤头的不断锤击对止口平直度进行修复,使用时操作简便,效率较高,修复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止口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自身存在较多密封条安装止口,长期以来在产品件运输及焊接装配过程中,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点焊扭曲、磕碰、碰撞等状况产生止口变形,长期以来止口修复一般使用锤子和垫铁手工修复,缺点在于修复的时候垫铁无刚性支撑,修复效果不好,且需要多次修复,效率较低,且修复效果直接影响止口密封条的装配间隙,间隙过大会导致密封条漏雨。
发明内容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止口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身止口修复装置,包括振动机构本体、锤头、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的两个侧壁分别设为连接块、锤座,所述连接块固定设在振动机构本体的往复运动结构一端,所述振动机构本体的往复运动结构端内的伸缩杆端部通过连接杆与锤头固定在一起,所述锤头设置在连接块与锤座之间。
具体地,所述锤头远离连接杆的侧面与锤座的内侧面相互平行,并且相对设置。
具体地,所述振动机构本体包括气缸本体、往复运动结构端壳体,所述气缸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嘴,气缸本体的另一端与往复运动结构端壳体相互垂直设置,气缸本体的轴向朝向与U型底座的开口方向相反。
具体地,所述气缸本体外设有滚花,作为滚花手柄。
具体地,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垂直设有第一安装块,连接块与第一安装块呈一体结构,所述锤座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与锤座呈一体结构,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上的安装孔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孔径相同,将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上的安装孔对正,将紧固螺栓依次穿过两个安装孔,并旋上紧固螺母进行锁定,组装成U型底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采用锤头、锤座、连接块组成的新型机构连接在气动振动机构的本体上,由气动振动机构提供的往复运动加持在锤头上,利用锤头的不断锤击对止口平直度进行修复,使用时操作简便,效率较高,修复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振动机构本体与U型底座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锤头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锤头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连接块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连接块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锤座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锤座的左视图。
图中1振动机构本体,11往复运动结构端壳体,12气缸本体,121活塞杆,12213进气嘴,14滚花,2伸缩杆,3连接块,31第一安装块,4锤头,41连接杆,5锤座,51第二安装块,6曲柄连杆机构,61凸轮,62传动杆,63枢轴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帅,未经王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9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