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中间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5736.1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0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刘忠侦;周国军;童华鑫;汤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20 | 分类号: | B62D1/20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键轴 衬套 隔离键 铆压 橡胶材质 窜动量 花键套 限位块 垫圈 本实用新型 用户体验度 中间轴结构 缓存作用 间隙设置 汽车转向 一端设置 万向节 易变形 中间轴 窜动 减小 伸入 异响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中间轴结构,包括花键轴、花键套、花键轴衬套和隔离键,所述花键轴一端设置有第一铆压点,所述花键轴另一端与万向节连接,所述花键轴外设置有花键轴衬套,所述花键轴衬套与所述第一铆压点间隙设置有隔离键,所述花键轴设置有所述第一铆压点的一端伸入花键套内。添加隔离键,减小花键轴衬套窜动量,保证花键轴衬套窜动量小于0.1mm,防止中间轴窜动异响。所述隔离键采用垫圈或限位块,所述垫圈和所述限位块采用橡胶材质,橡胶材质有柔性易变形,在花键轴衬套和花键轴之间起缓存作用,生产更容易控制,提高用户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转向中间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民对生活的质量也明显有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以往的步行和自行车时代,汽车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在汽车中,转向中间轴结构设置在转向器和转向管柱之间,主要用于传递方向盘通过转向管柱对转向器的操作。随着人民对车辆行驶安全性能的要求的提高,要求车辆具有较高的抗冲击碰撞能力,这样则需要转向器与转向管柱之间的空间能够承担正面碰撞过程中车辆动能的吸收。因此,设置在转向器和转向管柱之间的转向中间轴结构若能够轴向溃缩吸能,则能够减少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转向系统对乘员的伤害。
衬套的作用是对设备进行保护的一类部件.衬套的使用能减少设备的磨损、振动和噪音,并有防腐蚀的效果。衬套的使用还能方便机械设备的维修、简化设备的结构和制造工艺,汽车转向系统的衬套安装转向系统的轴和孔之间,能避免两者之间的间隙增大。
转向中间轴一般采用钢球式、涂覆尼龙式、注塑式、四叶草式。作用为传递转向管柱扭矩到转向机。方向盘换向时,中间轴会发生相对窜动,前三种结构中间轴内部无轴向滑动的衬套,不会产生轴向窜动类异响。四叶草式中间轴截面类似四叶草形状,通过中间轴内管、外管、衬套配合完成扭矩传递,衬套可轴向窜动约1mm以内,有异响风险,对衬套和内外管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中间轴结构,包括花键轴、花键套、花键轴衬套和隔离键,所述花键轴一端设置有第一铆压点,所述花键轴另一端与万向节连接,所述花键轴设置有所述第一铆压点的一端伸入花键套内,所述花键轴外设置有花键轴衬套,所述花键轴衬套与所述第一铆压点间隙设置有隔离键。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键采用垫圈或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垫圈为O型或“十”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采用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花键轴衬套靠近所述第一铆压点一端,或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花键轴的第一铆压点靠所述花键轴衬套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垫圈与所述花键轴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垫圈和所述限位块采用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花键轴为四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花键轴设有第二铆压点,所述第一铆压点与所述第二铆压点之间设置有花键轴衬套。
进一步地,所述花键轴衬套的外径与花键套内径相适配,花键轴衬套的内径与花键轴的外径相适配。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所述花键轴衬套与所述第一铆压点间隙设置有隔离键,车辆原地打方向换向时,花键轴会轴向窜动,花键轴衬套会撞击花键轴的第一铆压点或第二铆压点,容易产生咚咚撞击音。添加隔离键,减小花键轴衬套窜动量,保证花键轴衬套窜动量小于0.1mm,防止中间轴窜动异响。所述隔离键采用垫圈或限位块,所述垫圈和所述限位块采用橡胶材质,橡胶材质有柔性易变形,在花键轴衬套和花键轴之间起缓存作用,生产更容易控制,提高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5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