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的水套结构和发动机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6798.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9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松;冀晓栋;屈伟;王怡玺;江丰;吴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蒋爱花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水套 断开部 水套结构 发动机 发动机缸体 断开部位 导通部 断开处 高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领域 发动机总成 冷却效果 依次布置 变形量 水套腔 总成本 导通 断开 缸孔 减小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水套结构和发动机总成,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水套结构包括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包括相互连通且依次布置的第一缸体水套、第二缸体水套和第三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形成有沿所述缸体水套的高度方向延伸并断开所述缸体水套的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所述第一断开部位于所述第一缸体水套,所述第二断开部位于所述第三缸体水套,其中,所述第二断开部处形成有导通所述第二断开部两侧的水套腔室的导通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的水套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发动机缸体的刚度,减小缸孔的变形量,并在第二断开部处设置导通部,改善了缸体水套断开处的水流速度,能够有效提高断开处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水套结构和发动机总成。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缸孔变形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可能导致漏气、窜油等现象,导致发动机动力性能下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为四缸发动机,其中变形最严重的是位于端部的第一缸和第四缸,较大的变形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甚至导致发动机故障,无法正常作业。
因此,希望有一种结构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的水套结构,以提高发动机的刚度且保障水套结构的散热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的水套结构,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水套结构包括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包括相互连通且依次布置的第一缸体水套、第二缸体水套和第三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形成有沿所述缸体水套的高度方向延伸并断开所述缸体水套的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所述第一断开部位于所述第一缸体水套,所述第二断开部位于所述第三缸体水套,其中,所述第二断开部处形成有导通所述第二断开部两侧的水套腔室的导通部。
进一步的,沿所述缸体水套的高度方向,所述导通部的尺寸为1mm至4mm;和/或沿所述缸体水套的高度方向,所述导通部位于所述第二断开部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的水套结构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水套,所述第一断开部邻近所述冷却液入口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水套还包括第四缸体水套,所述第一缸体水套、所述第二缸体水套、所述第四缸体水套和所述第三缸体水套沿所述缸体水套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冷却液出口布置于所述第四缸体水套。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的水套结构包括对应于所述缸体水套布置的缸盖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包括与所述冷却液入口连通的缸盖入口和与所述冷却液出口连通的缸盖出口。
进一步的,沿所述缸体水套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断开部和所述冷却液出口布置于所述缸体水套的一侧,沿所述缸体水套的长度方向,所述冷却液入口布置于所述第一断开部远离所述冷却液出口的一侧处,所述缸盖出口布置于所述第一断开部靠近所述冷却液出口的一侧处。
进一步的,所述缸盖水套形成有网状冷却管路、与所述缸体水套连接的多个所述缸盖入口和与所述缸体水套连接的多个所述缸盖出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缸盖出口布置于所述第一断开部靠近所述冷却液出口的一侧处。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的水套结构还包括排气装置冷却部,所述排气装置冷却部包括与所述冷却液入口连通的排气装置入口和与所述冷却液出口连通的排气装置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装置入口连接于所述缸体水套,所述排气装置出口连接于所述缸盖水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的水套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6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