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维先导电磁插装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3792.3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5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阮健;王熙;宋占凯;赵建涛;郑飞侠;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1/065 | 分类号: | F16K11/065;F16K31/06;F16K31/40;F15B13/02;F15B21/08 |
代理公司: | 33201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套 衔铁 环形槽 油流道 轴向 阀套流道 低压孔 回油口 外齿 可轴向移动 低压流道 低压通孔 定子内齿 交替设置 径向通孔 矩形卡槽 先导电磁 衔铁中心 圆形通孔 中心流道 插装阀 出油口 高压槽 高压孔 进油口 可转动 右端面 圆盘状 左端面 二维 阀芯 均布 流道 扭簧 凸柱 左端 配合 | ||
1.一种二维先导电磁插装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扭簧、线圈、线圈保持架、定子、衔铁、第一引油块、第二引油块、阀套、阀芯、限位环、插销等;扭簧一端插入外壳凸柱台阶面的卡槽,另一端插入衔铁左端的矩形卡槽;线圈缠绕在线圈保持架上并放置在定子上,一同插入外壳内并固定,外壳通过螺纹与定子连接;第一引油块、第二引油块的一端分别与定子圆形卡槽过盈连接,另一端与阀套左端面上的圆形安装槽过盈连接;衔铁可转动地设置在定子内,阀套左端面通过螺钉与定子的方形端面固定连接,阀芯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阀套内,限位环固连在阀套右端阶梯孔内,插销插入阀套与限位环的径向通孔中;
所述外壳为圆柱形,外壳通过螺纹与定子连接,外壳内的凸柱为阶梯形,凸柱右端台阶面上设有一个扭簧卡槽,用于固定扭簧一端;
所述定子外部为阶梯圆柱形,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圆柱、第二圆柱与第三圆柱,右侧凸出为方形端面,第一圆柱外侧与外壳内侧为线圈、线圈保持架提供安装空间,第一圆柱内壁沿轴向设有一对轴对称的直槽;第二圆柱外圆设有螺纹,定子通过螺纹与外壳连接,第二圆柱内壁设有斜孔为定子流道,右端面沿轴向设有一对轴对称的圆形卡槽;第三圆柱内圆设有多个均布的内齿;方形端面通过螺钉与阀套左端面连接;
所述衔铁的右侧为圆盘状,圆盘外圆设有多个均布的外齿,衔铁外齿与定子内齿数量相同及分布状态一致,衔铁外齿与定子内齿配合在线圈通电情况下导磁产生周向切向力,周向切向力对衔铁中心产生力矩使其周向转动;圆盘端面沿轴向设有四个中心对称、均匀分布的圆形通孔,用于沟通衔铁圆盘两端的油液;第一引油块、第二引油块插入对应的圆形通孔并在衔铁发生旋转时限制衔铁旋转最大角度,第一引油块中心沿轴向设有引油流道,定子流道通过引油流道、阀套流道、第一环形槽、与阀套第一高压孔沟通;衔铁设有阶梯自左向右依次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第一阶梯表面沿轴向设有一个矩形卡槽、一对轴对称的高压槽和一对轴对称的低压孔,且高压槽与低压孔交替设置,扭簧的一端插入矩形卡槽固定,衔铁中心沿轴向设有第一中心流道,圆盘右侧设有一对轴对称的低压通孔,第一中心流道左端与低压孔沟通,右端与低压通孔沟通;
外壳、定子、衔铁采用导磁材料;
所述阀套左侧凸出为矩形端面,矩形端面通过螺钉与定子方形端面连接,阀套左端面沿轴向设有一对轴对称的圆形安装槽,与第一引油块对应连接的圆形安装槽底部设有斜孔为阀套流道,阀套流道沟通第一环形槽与引油流道,阀套左端面沿轴向设有一对与圆形安装槽周向错开90度的低压流道,低压流道与回油口沟通,阀套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槽、回油口、出油口、径向通孔,阀套右端面设有进油口;
所述阀芯设有台肩从左向右依次为第一台肩、第二台肩、第三台肩与第四台肩;第一台肩与第二台肩之间设有一对轴对称的第一高压孔,第三台肩与第四台肩之间设有四个中心对称、分布均匀的第二高压孔,阀芯中心沿轴向设有第二中心流道,第二中心流道与第一高压孔、第二高压孔沟通,右端与进油口沟通;
衔铁可转动地设置在定子内;衔铁左端面和外壳凸柱将定子内腔气密围隔成敏感腔,在工作过程中,衔铁的旋转使敏感腔与衔铁的高压槽、低压孔交替沟通;衔铁的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将定子内腔气密围隔成环形高压腔;环形高压腔通过定子流道、引油流道、阀套流道和阀套的第一环形槽沟通,第一环形槽通过第一高压孔、第二中心流道、限位环与进油口沟通,进油口通液压泵高压出口;衔铁的第二阶梯、定子第二圆柱的右端面、阀套和阀芯的左端面将定子内腔气密围隔成低压腔,低压腔通过低压流道与回油口沟通;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阀套内,并且阀芯轴线和衔铁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阀芯的第三台肩和第四台肩将阀套内腔气密围隔成环绕阀芯的工作腔,工作腔通过第二高压孔、第二中心流道、限位环与进油口沟通;出油口位于阀芯第三台肩的运动轨迹上,工作过程中,阀芯的轴向位移使工作腔和工作口交替沟通、闭合;衔铁右端与阀芯左端接触;
所述定子的直槽的出口端与敏感腔沟通,直槽的入口端位于衔铁高压槽出口端的运动轨迹和低压孔出口端的运动轨迹上,且直槽的槽宽与高压槽、低压孔之间的距离相等;衔铁的高压槽入口端与环形高压腔沟通,环形高压腔通过定子流道、引油流道、阀套流道、第一环形槽、第一高压孔、第二中心流道、限位环与进油口沟通,以向环形高压腔内输入高压油,所述敏感腔通过直槽、高压槽与环形高压腔沟通,以向敏感腔内输入高压油;衔铁的低压孔通过第一中心流道、低压通孔、低压流道与回油口沟通,以向低压孔内输入低压油,所述敏感腔通过直槽与低压孔沟通,以向敏感腔内输入低压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37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料阀
- 下一篇:一种塑料熔体用换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