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轨道路线布置优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7950.2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光;李艳;潘建武;尚群;许永杰;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B61B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郭艳玲;任彬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巷 变坡点 平巷 下山巷道 上端 交叉口 采区 本实用新型 矿山轨道 路线布置 曲线平滑 优化系统 下端 硐室 轨道 轨道中心线 井巷工程量 平滑连接 施工周期 平曲线 回转 左端 | ||
1.一种矿山轨道路线布置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区轨道下山巷道,采区轨道下山巷道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为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中心线,采区轨道下山巷道前下方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斜巷,第一斜巷左上端与采区轨道下山巷道前端之间通过交叉口相连,交叉口沿右下方方向的交叉口中心线实现两次回转,即交叉口中心线包括左上部第一交叉口中心线以及与第一交叉口中心线平滑相连的右下部第二交叉口中心线,第二交叉口中心线与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中心线间的夹角大于第一交叉口中心线与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中心线间的夹角,第一斜巷沿右下方方向的第一斜巷中心线与第二交叉口中心线相重合;第一斜巷右下方处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二斜巷,第一斜巷的右下端A-变坡点与第二斜巷的左上端B-变坡点之间通过第一竖曲线平滑连接;第二斜巷右下方处设有向右侧延伸的平巷,第二斜巷的右下端C-变坡点与平巷的左上端D-变坡点之间通过第二竖曲线平滑连接,平巷右方设有硐室,平巷沿左右方向的平巷中心线右端与硐室沿左右方向的硐室轨道中心线左端通过平曲线平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轨道路线布置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斜巷沿第一斜巷中心线方向的长度不小于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轨道路线布置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斜巷沿右下方方向的第二斜巷中心线与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中心线间的夹角为第二斜巷倾角,第二斜巷倾角由交叉口柱墙与硐室之间的高度差和水平间距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山轨道路线布置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交叉口中心线与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中心线间的夹角为一次回转倾角,第二交叉口中心线与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中心线间的夹角为二次回转倾角,第一斜巷沿右下方方向的第一斜巷中心线与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中心线间的夹角为第一斜巷倾角,即第一斜巷倾角与二次回转倾角相等,第一竖曲线与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中心线间的夹角为第一竖曲线倾角,第一竖曲线倾角为第二斜巷倾角与二次回转倾角之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山轨道路线布置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竖曲线与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中心线间的夹角为第二竖曲线倾角,且第二竖曲线倾角与第二斜巷倾角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轨道路线布置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平巷的长度不小于运输设备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79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采工作面煤炭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置喷管充填造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