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前后通用的多连杆悬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5342.4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1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孔辉;仇韬;李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B60G15/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连杆 转向节总成 本实用新型 轮毂电机 上控制臂 外球 多连杆悬架 铰接连接 通用的 驱动 铰接 悬架 减振器总成 布置空间 导向机构 高集成度 开发周期 通用平台 制动装置 弹簧 轮毂 整车 整合 紧凑 局限 应用 | ||
1.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前后通用的多连杆悬架机构,包括转向节总成(6)、下前控制连杆(13)、下后控制连杆(3)、上控制臂总成(9)、减振器总成(14)以及弹簧(15),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向节总成(6)与上控制臂总成(9)通过上控制臂外球铰(8)铰接铰接;转向节总成(6)与下前控制连杆(13)通过下前控制连杆外球铰(11)铰接连接;转向节总成(6)与下后控制连杆(3)通过下后控制连杆外球铰(4)铰接连接;
所述的上控制臂总成(9)通过上控制臂前衬套(10)、上控制臂后衬套(7)分别与车身在上控制臂前、后内的铰接点进行铰接连接;
所述的下前控制连杆(13)通过下控制连杆前衬套(1)与车身在下前控制连杆内的铰接点进行铰接连接;
所述的下后控制连杆(3)通过下控制连杆后衬套(2)与车身在下后控制连杆内的铰接点进行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前后通用的多连杆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减振器总成(14)上点与车身固定连接,减振器总成(14)下点通过减振器总成下衬套(12)与下前控制连杆(13)上的铰接点进行铰接连接;
所述的减振器总成(14)与弹簧(15)复合连接,即弹簧(15)上端与减振器总成(14)的活塞杆及减振器总成(14)上点连接,弹簧(15)下端与减振器总成(14)的外筒连接,弹簧(15)随着活塞杆的滑动被压缩或伸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前后通用的多连杆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前控制连杆外球铰(11)、下后控制连杆外球铰(4)为垂向不重合的两个球铰,增加主销内倾角,延长主销偏移距;通过两个球销的相对位置,保证主销与车轮参数的运动规律在合理变化范围值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前后通用的多连杆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向节总成(6)上固定连接着轮毂电机的定子部分;
所述的下前控制连杆(13)、下后控制连杆(3)、上控制臂总成(9)的外端部分导向机构位于轮毂内部。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连杆悬架机构的轮毂电机驱动车辆悬架系统,包括左前悬架(FL)、右前悬架(FR)、左后悬架(RL)与右后悬架(RR),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前悬架(FL)与右前悬架(FR)结构对称;
所述的左后悬架(RL)与右后悬架(RR)结构对称;
所述的左前悬架(FL)与右后悬架(RR)结构相同;
所述的右前悬架(FR)与左后悬架(RL)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53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