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甲车灭火抑爆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161403.2 申请日: 2019-01-30
公开(公告)号: CN209645741U 公开(公告)日: 2019-11-19
发明(设计)人: 陈粉娥;杨植;王利军;吕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新竹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2C37/36 分类号: A62C37/36
代理公司: 61218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惠文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地址: 710075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灭火 爆瓶 火焰探测器 动力舱 后舱 装甲车 本实用新型 转角处 探测器 喷口 前舱 过道 车内探测器 车内空间 局部区域 信号处理 信号拾取 依次连通 单片机 右侧壁 车头 车尾 杂光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甲车灭火抑爆系统,包括火焰探测器、灭火抑爆瓶和单片机,火焰探测器设于装甲车顶板上,装甲车从车头到车尾包含依次连通的前舱、动力舱和后舱,动力舱左侧设有过道;火焰探测器分别设于前舱的左转角处、过道前后两端、后舱的左转角处;动力舱的右侧壁上前后对应设有第一灭火抑爆瓶和第二灭火抑爆瓶,第一灭火抑爆瓶的喷口朝向前舱的中心,第二灭火抑爆瓶的喷口朝向后舱的中心。本实用新型通过车内探测器与灭火抑爆瓶的布置,使探测器与灭火抑爆瓶对应设置,充分利用车内空间的同时,实现了局部区域的有效灭火;通过探测器的设计,避免了环境杂光的干扰,提高了信号拾取的准确性和后续信号处理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甲车辆灭火抑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甲车灭火抑爆系统。

背景技术

现役装甲车辆灭火抑爆装置的火焰探测器部件采用256纳米紫外光管和2.7微米红外光管,或2.7微米红外光管和4.35um红外光管组合来检测火焰的光辐射特征波长,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处理、比较分析、确认后,驱动灭火抑爆装置实施灭火。

目前装甲车辆灭火抑爆装置的核心器件为紫外探测器,即真空紫外光电管,红外探测器是用2.7um硫化铅红外光管,而真空紫外光管成本高、寿命短且可探测范围小,在装甲车内存在很多探测盲区,这样对车内人员和装甲车本身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为了提高安全性,将探测器的数量增加,并将探测器与灭火抑爆瓶设为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就增加了灭火抑爆瓶的数量,大量占据有限的车内空间,影响车内人员的正常活动。此外,现有的真空紫外光管和红外光管对火焰信号的拾取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其他光源的影响,降低火焰信号探测的准确性,且影响后续信号处理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装甲车灭火抑爆系统,通过车内探测器与灭火抑爆瓶的布置,实现了车内火焰的无死角探测,提高了探测准确性;使探测器与灭火抑爆瓶对应设置,充分利用车内空间的同时,实现了局部区域的有效灭火,且不影响车内人员正常活动;通过探测器的设计,避免了环境杂光的干扰,提高了信号拾取的准确性和后续信号处理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装甲车灭火抑爆系统,包括火焰探测器、灭火抑爆瓶和单片机,火焰探测器设置于装甲车的车体顶板上,所述装甲车从车头到车尾包含依次连通的前舱、动力舱和后舱,所述动力舱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前舱与后舱的过道;所述火焰探测器包含第一火焰探测器、第二火焰探测器、第三火焰探测器和第四火焰探测器,所述第一火焰探测器设置于前舱的左转角处,所述第二火焰探测器设置于过道靠近前舱的一端,所述第三火焰探测器设置于过道靠近后舱的一端,所述第四火焰探测器设置于后舱的左转角处;所述灭火抑爆瓶包含第一灭火抑爆瓶和第二灭火抑爆瓶;所述第一灭火抑爆瓶和第二灭火抑爆瓶前后对应设置于所述动力舱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一灭火抑爆瓶的喷口朝向前舱的中心,所述第二灭火抑爆瓶的喷口朝向后舱的中心。

所述第一火焰探测器和第二火焰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第一探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探测信号输出端通过缓冲驱动模块与第一灭火抑爆瓶的电爆管连接;所述第三火焰探测器和第四火焰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第二探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二探测信号输出端通过缓冲驱动模块与第二灭火抑爆瓶的电爆管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装甲车灭火抑爆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火焰探测器为CCD图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火焰探测器包含外壳、紫外光探测器和红外光探测器,所述紫外光探测器和红外光探测器并列固定于外壳内,所述紫外光探测器和红外光探测器的感应端的外侧设置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外设置有玻璃罩,所述滤光片和玻璃罩分别与外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为窄带滤光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新竹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新竹防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1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