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车间的氨雾收集与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1619.9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贾天将;闫秀梅;沈天海;陈攀博;陆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6 | 分类号: | C25C7/06;C25C1/10;B08B15/02 |
代理公司: | 64102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金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55100 宁***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风管 槽间 氨气吸收塔 电解槽组 电解车间 覆膜装置 总吸风管 电解区 风机 氨雾 烟囱 废气处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 相邻电解槽 处理困难 处理系统 废气收集 环保节能 收集处理 相邻侧壁 依次连接 有效解决 电解槽 外侧壁 吸风口 资源利用 侧壁 排出 废弃物 覆盖 | ||
1.一种电解车间的氨雾收集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区(1)、槽间吸风管(2)、支吸风管(3)、总吸风管(4)、氨气吸收塔(5)、风机(6)、烟囱(7)、覆膜装置;
所述电解区(1)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电解槽组(1-1),所述电解槽组(1-1)由若干个并列设置的电解槽(1-11)组成;所述电解区(1)中位于两端的电解槽组(1-1)的外侧壁上方、以及相邻电解槽组(1-1)的相邻侧壁上方均设置有槽间吸风管(2),所述槽间吸风管(2)的末端与支吸风管(3)连通,所述支吸风管(3)的末端与总吸风管(4)连通,所述总吸风管(4)的混合气出口与氨气吸收塔(5)的混合气入口连通,所述氨气吸收塔(5)的洁净气出口与风机(6)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风机(6)的出风口与烟囱(7)连通;
所述覆膜装置的数量与电解槽组(1-1)的数量一致、并分别覆盖于电解槽组(1-1)的槽面上方,且其两侧分别设置于槽间吸风管(2)的上方,所述槽间吸风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吸风口(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车间的氨雾收集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装置包括覆膜罩(8-1)、折叠杆(8-2)、滑动轮(8-3)、轨道(8-4),所述覆膜罩(8-1)由PVC涂层布制成,所述折叠杆(8-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依次并列设置于覆膜罩(8-1)上方,所述折叠杆(8-2)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动轮(8-3),所述轨道(8-4)位于覆膜罩(8-1)两侧、并分别固定于槽间吸风管(2)上方,且与折叠杆(8-2)末端的滑动轮(8-3)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车间的氨雾收集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吸风管(3)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位于电解区(1)的两侧,所述槽间吸风管(2)的两端分别与支吸风管(3)连通,所述支吸风管(3)的末端均与总吸风管(4)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车间的氨雾收集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6)为玻璃钢风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车间的氨雾收集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区(1)的尺寸为:长65m~100m、宽14m~20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解车间的氨雾收集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组(1-1)数量为2个~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16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容量稀土电解槽装置
- 下一篇:电解阴极板振打预剥离装置